一些做法,发现——他自己心中用的是“发现”这两个字,而公开场合则用的是“学习”两个字——那些经常在报纸和电视台上亮相或露脸的地方及领导,都是善于开创政绩和表现政绩的高手。他们的工作热热闹闹,他们的宣传红红火火,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他们的官运也差不多都是平步青云。这几年,在东阳这个地方,县委不是没做工作,也不是没有深入基层,但总的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财政收入增长不快,农民生活没有明显改善,这里的发展没有产生轰动效应,所以上面对这里的印象始终不深刻。那么,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在“政绩”这两个字:政绩不显著,当然引不起上面的重视。发现了问题所在,就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翟燕青和县长陈林、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县长以及农业、林业等有关局的负责干部商量,最后作出决定,就是要在东阳县全面发展畜牧业,具体说就是养羊;在养羊的同时,县里还要办一个冷冻厂。翟燕青的思路是,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民收入增加,猪肉在城里人的餐桌上已经越来越掉价了。而羊肉温热带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将会逐步取代猪肉在城里人餐桌上的地位的。那么,养了羊就必须有储存的能力。那么多羊一旦养了起来,眼下深加工条件还不具备,只能通过冷冻、冷藏先储存,然后逐步向外调运。这样一来,东阳县向外调运的羊肉源源不断,这里的经济指标也就与日俱增,一个新的产业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翟燕青思考这个问题并非一朝一日,他在脑子里反复想,反复推敲,看看是不是站得住脚。最后,他下定决心了,觉得东阳这个地方山多草多,养羊应该是得天独厚,没有问题的。更要紧的是,养了羊,带来两个翻番,东阳的名气就会如股票牛市一样飚升,东阳的名气大了,那么作为东阳的主要负责人翟燕青,难道不也应该水涨船高吗?这个“水涨船高”是什么意思,那是不好细说的。当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自己的设想时,常委们多数都有些吃惊。他们有的说东阳这个地方从来没养过羊,老百姓有些连羊什么样都没见过。有的说羊肉在南方城市里是否会受欢迎值得考虑。虽说从理论上羊肉比猪肉富有营养,但这里有个长期生活习惯问题,而且据说吃羊肉会发燥,大热天受得了吗?有的说大规模养羊和办一个大型冷冻厂需要资金,这笔资金成千万计,到哪儿弄到那么多钱?还有的说……总之,养羊的事情冷下来后,仍在县里的常委们都说自己当初是如何持反对意见,力陈己见,甚至到了几乎与书记拍桌子的地步。但事实上,常委会上的确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