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12岁就嫁到刘家的母亲还是体贴的,但无奈公婆去世早,母亲得到的关爱太少。父亲的两姐妹对父亲疼爱有加,却对母亲不理不睬,没有一个站出来帮助母亲拉扯七个孩子,全凭她屎一把尿一把的自己做。
因此,母亲与公婆的关系和父亲与丈母娘的关系大同小异,没啥区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渐渐大了,父亲并不刻意地阻止孩子们每年一次给姥姥拜年。对母亲接长不短的去看望姥姥,父亲也未表现出不满的情绪,但只要母亲有什么事惹得父亲生了气,那母亲去看望老人就成了她挨骂的由头,什么你吃里扒外,吃着家里却想着别人,放着一大家人不管,没事就往那跑,十二岁就开始养活你,到现在也没拢住你的心等等,一大堆堵心堵心的话就会劈头盖脸地向母亲砸来,全不管这么多年来,母亲为父亲和这个家所做出的牺牲。母亲委屈的有苦说不出,只有抹眼泪的份。
母亲姊妹三个,母亲为大,妹妹远嫁浙江,弟弟同在本市。姥姥和舅舅生活在一起。舅舅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孩子还小时,舅妈与姥姥的关系处理的还好,一家人祖孙三代和和睦睦。孩子长大了,陆续上了学,舅妈的心思不知怎么就变了,对姥姥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家庭矛盾不断。舅妈经常指桑骂槐,说姥姥吃闲饭没有用,连饭也做不好。姨姨远在浙江,姥姥没有别的地方去,只好在舅舅家忍气吞声。姥姥不言不语也不行,舅妈认为这是对她的无声抗议,之后她更加变本加厉。先是把姥姥从正房赶到南屋,继而又让她自己吃饭自己做,舅舅惧内,是个“气管炎”,对老婆的行为敢怒不敢言。更令人不可理解的是,舅舅的几个孩子也都站在他们母亲一边,与姥姥作对,而姥姥却甘愿受气,从不计较孙子们的行为,不为他们的以怨报德而气恼。母亲看不下眼,找他们理论。这下起了副作用,更加深了舅妈和姥姥的矛盾。此时正值严冬,舅妈一盆洗脸水泼在姥姥门前,姥姥出门上厕所,脚底打滑,一跤摔的胳膊骨折。两天后舅舅才在老婆的恩准下,带姥姥上医院。
前两天,母亲见眼下手里没什么活,父亲也没有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去了一趟姥姥家,娘俩唠闲话的时间有点长,待给姥姥做熟了饭,母亲再赶回家去做饭已近中午,下班回家等着吃饭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