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已经背离了单身俱乐部的初衷,不是在帮助单身者,而是在戕害单身者。2002年初,广东媒体公开报导广州市警方清查出市区某处〃性乱交者〃的活动场所。估计全国大中城市都有类似场所的存在。
6同性恋群落。也许同性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是单身者,之所以将他们划归单身群落,我们依照的还是传统文化的视角。上面的章节里我们已经提到过同性恋在中国的境遇,这里不再重复。中国同性恋者多数并不是以单身面貌出现的,他们大多由正常的婚姻掩盖着。但近年,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他们之中也出现了一批敢于公开自己身份的人,他们组群而居,有着群体聚集的倾向和行动,于是构成同性恋群落。目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都有同性恋群落的活动,近几年有逐渐对社会公开的迹象。武汉市聚集人数最多,名声最响的一处〃同性恋活动角〃,在汉口一条大马路的十字路口,每周末晚都会有同性恋者聚集的活动。北京也有自由写作者匿名在某同性恋酒吧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深入活动。对于这个群体,我们的社会学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当然这是一个社会性的大课题。
结论
单身俱乐部是单身群落聚集的场所,它在中国诞生的时间很短,算是新生的事物。在帮助单身者找到自己的生活伴侣,抚慰单身者心灵创伤,给单身者提供交往和消闲的空间这些方面,它的确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上文提到的各种出现在单身俱乐部、单身沙龙、婚姻介绍所里的欺骗行为、违法行为、反〃文化〃行为等也是严峻的现实。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政府以及社会学研究者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在科学地、法制化地管理营业性单身俱乐部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然,我们也很清楚,利用婚姻和爱情行骗在各种场合都有,不一定就只限于单身俱乐部。但是单身俱乐部或这种名目的营业性单身者服务机构在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诚意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不仅仅是营业道德问题,如果掉以轻心,也许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准则与规范
葛红兵 胡榴明
随着单身者对自身身份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自我认同,他们的活动逐渐地由地下到公开,他们的身份逐渐地从保密到张扬,渐渐地他们完成了社会性的群集。上一章我们已经研究了这种群集的有形形式单身俱乐部,这一章我们要研究的是单身者群集的无形方面单身文化。英国作家乔纳森在谈到单身群体之所以出现社会性群集时说:〃由于朋友之间的感情疏远了,所以离婚者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