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女性单身者的命运依然是悲惨的。鲁迅小说中有关于寡妇祥林嫂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的描写,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对我们体会女性单身者在中国的命运是有帮助的。
当然,在非儒教区域,例如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世界,女性单身者的命运可能稍稍好一些,当地习俗对女性单身者有时候甚至怀抱景仰。那地方有叫作〃落洞女〃的女性单身者小群体,意思是她们已经嫁给了神,将由信众供养,因而世俗的人再也不能娶她们为妻。从物质条件上来说她们可能生活得比较好一些(比当地贫苦的已婚女性),但是别的方面(例如精神和身体的欲望)就很难说了。广东近代的民间曾经组建过一个单身女性团体,名叫〃自梳女〃详情请参考国产电影《自梳女》及广东省文史资料。。参加者以集体生活的方式同吃同住,分头或出外打工或室内作业以此养活个体和集体。〃自梳女〃有两种出路供选择,一是自愿选择出嫁从此退出社团,二是终身不结婚与社团姐妹共同生活至终老。这是中国历史上属于本土文化范畴中国近现代女性单身群体还有佛教尼庵及基督教或天主教女子修道院,并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最典型最特殊的女性单身者群落,以弱势联合的形式来反抗封建体系婚姻制度对于妇女的身心戕害。
中国现代社会的单身文化的发展,前面的篇章中我们曾经详细论述,故此处从略。
侵蚀与渗透单身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影响
葛红兵 胡榴明
1〃异端〃的壮大
有这么几个数据显示英国近30多年来单身家庭和传统家庭的比例变化情况:1969年,英国单身家庭和传统家庭的比例为14%;1993年为27%;1995年为30%。也就是说在1995年英国每100户家庭之中就有30户是单身家庭,比1969年,也就是比26年前增加了一倍还多刘达临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单纯看数据,就会感觉到那一种步步紧逼的攻势单身生活方式向传统生活方式步步紧逼。中国现代尚没有全国性的有关单身者人数调查的数据,但是,正如本书的前面几章所分析的,中国单身者以及单亲家庭数量正在急剧增长之中。单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在西方和东方的影响同样地在扩大,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明显的事实。
〃当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异端的时候,我只能发现一个标准:我们在那些和我们观点不同的人们的眼里都是异端。〃斯·茨威格:《异端的权利》,生活·读书·新知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