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的局面。所以,单身者消费观念从这个角度说似乎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因而也更为现代。
但是,这不是说单身者的这种消费观念就是个人享乐主义,重视个人生活质量的消费主义和个人享乐主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建立在自己劳动,自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后者建立在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的基础上,前者通过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也从自己对社会的贡献中获得回报,而后者则大多数是好逸恶劳者。
事实上,有大量的单身者,他们的身后留下了大量的遗产,他们常常是将这些遗产捐赠给社会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从而显示出他们巨大的人格魅力。这里我们尤其应该提到诺贝尔奖金的创始人瑞典化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一个终身未婚的单身者。
食禁果者道德认同
葛红兵 胡榴明
1中西传统道德观道德
这个词,给人以正义凛然的印象,特别是在中国。许多法律管不了的问题,一旦被媒体推上所谓〃道德法庭〃,意义骤然变得严重许多。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儒佛道思想体系为基础,中心意义是克己复礼,杀身成仁。君子是中国人最高的人格典范,圣人是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境界。西方传统道德观念主要来自于基督教文化传统,禁欲是其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道德进行理论颠覆。这种情况在中国从未发生过。中国统治者给予平民知识分子从科举考试而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因而中国古代优秀的知识分子有机会加入到统治阶级的行列;西方统治者却没有给平民知识分子这样的机会,西方封建统治完全依靠贵族世袭制,平民阶层希望登上上流社会只有两条路:一是献身宗教;二是从军征战。这两条路他们都不愿意走,于是他们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微乎其微。正是因为与统治阶层完全两不相干的身份和立场,所以,西方知识分子掀起的针对上流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革命往往比中国知识分子要激烈得多,也彻底得多。这之中,尼采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位。尼采说:〃基督教道德是一种最有害的虚伪意志,是使人类腐化的巫婆。它不是那种激励着我的意志;它不是长久不断的'善意'、薰陶、庄重,以及精神上勇气上的缺乏:它是人性的欠缺,它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实,即凡是非自然的东西,都被接受而作为道德的最高荣誉,都是悬诸人类之前作为无上命令的法则。〃引自尼采:《瞧!这个人尼采自传》,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