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基督教道德文化的颠覆,向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击。此后又有福柯等现代知识分子,他们开放言谈,质疑传统,给快感、欲望以合法地位,其功绩有目共睹。
与基督教的禁欲思想对立,尼采提倡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这是一种尊重生命欲望和肉体满足的狂欢精神。他〃重新评估一切〃,宣布上帝已死,重新评估苏格拉底之后的欧洲思想,向基督教道德发出挑战。尼采说:〃你们了解我吗?狄奥尼索斯,这基督的死敌。〃引自尼采《为什么我是灾祸》一文,见《瞧!这个人尼采自传》,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五四运动时期,尼采成为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主神,鲁迅曾经极力推崇尼采。只是,五四启蒙并没有坚持下去,而是夭折了。
2中国文人的道德热
中国文人普遍地具有一种病态的道德主义狂热。他们走路时的样子是佝偻着腰的,仿佛知识的重量已经使他们不胜重负,他们谈话的时候总是引经据典,仿佛除了引用别人的话,他们自己就没什么话好说了。他们一生的时间都在解释别人的话──在纸面上,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做学问,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看别人是怎么说的,从这本书到那本书,如果把他们的文章中的引文去掉,他们的文章剩下来的就只有引号了。他们的眼睛特别发达,不仅用常人的肉眼,还要加上两只镜片,他们的眼睛似乎生来就是看书的,看书中的圣贤怎么说,然后跟着说,于是他们成了十足的道德主义者,他们得上了一种共同的病叫〃道德主义病〃。
问题的关键是他们不仅把这种做学问的方法用在他们的文章中,还把这种方法用在生活中,对于他们来说生活仿佛不是自己的事,而是书中早就规定好了的事,他们的知识害死了他们,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实践圣人在书中已经规定好了的预言,生活的每一步都是圣人预言的实现。他们失去了活生生的自己,那个有血有肉的人死去了。他们害怕任何书外的东西,任何圣人没有说过的东西他们都感到害怕,一件小小的新鲜的东西(例如一块新品牌的冰激凌)都会使他们装满文字的脑壳短路,因而他们除了整天躲在家里做所谓的学问之外不敢做任何别的事情,他们不敢外出,街上的摩登女郎使他们眩晕,摩登女郎的超短裙击中了他们道德主义的脑门,使他们发出非道德主义的惊呼。他们对这个活生生的变化着的世界是恐惧的,他们不敢和这个世界接触,于是他们就用一种理由将自己禁锢起来,这个理由我们经常听到学者要坐冷板凳。他们太虚弱了,虚弱到霓虹灯的光线也会使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