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婚姻维持下去,而不会离婚。他们是婚姻的悲观论者,不相信婚姻会给人带来幸福。家庭对于他们等于寄居蟹选择的一个海螺壳。
将来社会可能存在的婚姻形态:实质性的爱情婚姻;承受性的维持婚姻;主从型的传统婚姻;一夫多妻的畸形婚姻(由于封建文化余毒,妇女欠缺独立意识,男性男权思想影响,部分妇女为了生活而忍受丈夫多妻或者自愿为妾等等)。
非婚姻论者:即单身主义者,与上述婚姻论者的情况相一致,他们对非婚的看法也有多种观点。
1爱情至上主义者。受浪漫思想影响,追求理想的爱情和理想的爱人,不结婚是没有找到理想的爱情和伴侣,他们憧憬幸福,渴望爱情,即使单身,对于他们来说爱和性也依然是统一的,希望性爱对象是自己真正所爱的对象,他们爱得真诚也爱得太苦。
2性、爱分离论者。他们既有传统的浪漫主义教育又有现代的性解放观念,渴望灵肉一体,也可以接受无爱之性。
3性爱至上主义者。他们对爱情不感兴趣,或者爱情就是性欲的代名词,性是他们男女交往中的惟一追求,他们任意选择性爱对象,随处征服女人,追逐的是性感,渴求的是快感,对待异性以数量论,他们以征服作为自己生活的慰藉,并因此形成习惯,如果失败就感到彷徨、空虚、难以自拔。
4禁欲主义者。他们对异性没有兴趣或者强迫自己没有兴趣,单身等于独身,生活与性隔绝。
从上述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单身者的性取向并非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单一,在爱至上主义、性至上主义、性爱分离主义、禁欲主义等性取向中,真正选择性至上主义的其实是少数,相比较于婚姻论者及其婚姻实质的不同形态,如果我们承认婚姻论者其实质的婚姻形态也是多样的,而且在实质性的爱情婚姻、承受性的维持婚姻、主从型的传统婚姻、一夫多妻的畸形婚姻等形态中也存在着多种非理想的婚姻形式,我们就会发现,单身者对婚姻的拒绝以及他们的性取向就不是完全不可理喻的了。
单身者与单身群落
葛红兵 胡榴明
单身个体认同单身群落的程度,这关系到单身者以及单身群落的生存空间、单身群落文化的发展。那么当代中国城市单身者对单身群落文化、单身组织的认同程度到底如何呢?下面是我们在上海的106例调查数据。1完全认同者:32。4%。这类单身者认同自己的单身身份,认为单身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它健康、积极,与婚姻家庭的生活方式一样值得尊敬。他们积极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