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开始努力。我气息奄奄开始发问:什么是不竭的动力?
我试着回忆过去的生活,收起浮躁而狂妄的情感,在麻木和凝滞的思维中水滴石穿般一次又一次徒劳地撞击。
我看到我那个少年时代的感情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横冲直撞。我躲在角落里听音乐,跟着高声唱。让沉寂领教我的噪音,让黑暗领教我的持续发烧般的力量冲击。我累了,睡了,安详而沉稳。
第十八节 C6
我给华回信,我写道:
离开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完成了它的任务。职业生涯一开始,自我教育成为再教育的主要方式,这时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你的来信中有提到你想考研的事情,不知道后来怎么就没有考研,选择工作了?对于考研,有段时间我也考虑过。想到考研之后就业门槛高,相应的收入也要高,我就动了心。只是我的经济状况不允许我继续留在学校打发日子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继续深造意味着向学者型转变,我没有这个意向,对仅仅以高学历来获得高收入的传统路子没有太大兴趣。我想我应该踏入社会去了,学校的生活不适合我。如果要锻炼成材,只有在职业生涯中去锻炼了。
职业生涯开始的第一步是生存受到考验,认识到金钱的力量,认识到金钱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君子爱钱,当取之有道”的古训我会终生恪守,我也不会至少现在不会成为拜金主义者。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积极影响我还是认同的。当然,踏入社会后,现实的东西接触多了,难免会有些动摇。在这一关的考验之后,在迷惘中我会考虑理想的问题。这个理想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作出贡献。因为十几年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影响,这种观点一直没有变。我毫不羞愧地谈到这个理想,尽管我的周围没有一个人再谈到这些。
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我在社会供职,付出劳动,获得报酬。我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就像13亿中国人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一样,不同的是具体到每个个体,在同样的时间里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不一样。在这里我想着重说明两点,以解开心中的疑团: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如何通过我在社会任职的方式统一起来的。我在社会供职,这是社会应当给与我这个劳动者的权利;我通过付出劳动,获得报酬养活自己,同时,我的劳动成果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想法投入职业生涯的。
出于个人的无知和鲁莽,我也抱怨过工资,抱怨老板的苛刻,抱怨社会的潜规则太多,抱怨种种不公平。现在我总算冷静下来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