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梦呓般的文字。十五岁,我遇到了流行音乐。我需要它并不是我想当歌星,而是借此表达我自己。在语言表达上,我比哑巴好不了多少。而借助音乐的力量,我终于把心中的压抑喊出来了。为了音乐,我做了不少几乎是犯罪的事情,为了音乐,我承受着这样的罪恶,并且在音乐中忘记了罪恶,我的罪恶是用欺骗和撒谎的方式从拮据的家庭抽出了很大一笔钱,买了一个可以播放磁带的随身听,并且以极不道德的方式预先向邻居借了钱,然后告诉残废父亲我欠了某某多少钱。父亲一脸的无奈。我几乎每个周五都要俳徊在盗版磁带的摊位前,挑选磁带,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尽管我的生活费老是不够。所有这些,在当时的我全然不是罪恶,我已经完成被这个爱好迷惑住了。我少年时期的感情完全是朝着非理性的方向狂热地发挥,那些流行歌曲正好符合我的胃口。在此后的几年里,我饱经这种狂热和无理性的痛苦。我说话吞吞吐吐,通常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能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一直是压抑。我的文字表达到了糟糕透顶的地步,因为没有人能够理清我的思路。
我对这段时期耿耿于怀。正是这个时期的坏影响,我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开始一年多的这段时间里,无法舒畅地生活。悲哀常常涌上我的额头,我得到了大学同学“苦瓜脸”的称号。无法适用工作,无法正常生活,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压抑和心里负担。我几乎是一步一步地在某个同事的引导下才开始正常生活的。他的行动向我表明了什么是生活应该有的态度,以及洒脱的生活是如何来的。他经常笑,与他相处都是轻松愉快并且总是轻松愉快的事情。
我无法想象少年时期如果以另外一种形式生活,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相似的背景,相同的兴趣选择,除了不会结巴,不那么自卑之外,区别不会很大。我同样要经过漫长的心里演变,最终认识自己。
总之,是少年时期的强迫性隔离,使我与同龄人脱节了,过着孤独的无依无靠的生活,十分谨慎地打听他们的生活方式。我通常将自己当成一个与众不同的角色。
我为失去了少年时期的丰富情感而深感痛心。
第二十节 C7
八月七日,收到华的来信。
华写道,每当工作空闲下来的时候,寂寞会使我不安。我在这段时间里选择了上网作为消遣。这个时候我做了一件令我自己也吃惊的事情,大概是忽然领悟到了什么吧,我想尝试一下心中的理论。事情是这样的:
我谋划着和某个女孩子谈一场恋爱,于是就想到了网络聊天,我专门挑选同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