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部门的注意。到银行一查,原来这位赵思乡先生以他的一百万美元做诱饵,贷了八千万人民币的贷款,经过那么一“洗”,换成了美元溜之乎也了。
县领导们为此专门开了一次会议,大家的意见是:赵思乡“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将来可以找他在美国的总公司算账。
这事一拖又是一年,县领导们又有新意见,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就当作改革开放交的一次学费吧,看来这个案件要不了了之。
也就在这个时候,本县和附近地区发生了一个系列盗窃案件,却使阿Q和县里、镇里的许多人“吃不了兜着走”了。
十二 最后的审判
有一天,阿Q正在监狱的院子散步,忽然来了一个戴大盖帽的人,要审问他。本县的公、检、法中人物,阿Q大都认识。可这却是一个生人。此人有四五十岁,看气魄是一个公安系统的高干。阿Q一被带进审讯室,他就斥退其他看守人员,既像是审讯,又像是谈话,态度严厉。
公安高干单刀直入地问:“赵阿魁,我问你,你知不知道你犯了滔天大罪,罪该万死,死有余辜!”
这是“文革”中的语言,阿Q自己造反时说的多了,也听的多了。阿Q微微一笑说:“我死过好多次了,你吓唬不了我!”
公安高干说:“你别当‘滚刀肉’,认为谁也不能把你怎么的。现在你的案子,中央过问下来了,有很严厉的批示,都认为像你这样的大案要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你再不可存侥幸心理了,你再采取过去那样的态度,必死无疑!”
只要在本县审理他的案子,他就不害怕,因为他身上拴着好多个“蚂蚱”呢。阿Q一听他的案子引起中央注意并有批示,有几分紧张。
公安高干继续说:“所以这次重新审理你的案子,你得有一个好态度!”
阿Q问:“要怎么个‘好’法呢?”
公安高干说:“我问你:在‘文化大革命’中,先是你造反,迫害革命老干部,后来你反被专政了,你经不起考验,乱咬一气,凡是你认识的人,都咬他们是国民党特务!你制造了两千多人的冤假错案,使他们蒙受不白之冤。只‘文化大革命’的旧账,算起来,你就是死罪!现在我们要老账新账一起算,你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的!”
阿Q更加紧张了,态度软下来,问:“我该怎么办呀,请领导指示!”
公安高干说:“我问你县里的各位领导对你怎
么样?”
阿Q说:“那还用问,恩重如山!”
公安高干说:“你知道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