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年财政收入为5。21亿元,名列吕梁市第二,在山西省排名13位。”
“难道只许别的地方盖大楼就不许桃峰县盖?2005年桃峰县城区已经有七八座大楼拔地而起,一座比一座高,以后还会有更多更高的大楼盖起来!桃峰县变了!请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吧!”
“桃峰县在原政府楼旧址上建起了现代化学校,城区黄金地皮全部让位于教育、文化和商业开发,在城区边缘地带建起了综合办公楼,这种让位于民的做法我们非常满意。”
“让位于民,所有党政部门一律从黄金地段撤出去,用置换土地的钱到城边上修一座新的行政办公大楼,把所有部门都集中在一起办公。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难道不是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同时一年可减少行政支出1000余万元,更主要的是为县城的扩容提质腾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支持这样的发展!中国应多建几个城市中心,不能光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人满为患了,不要在人们努力建设自己的家乡时,就谈反腐;也不要在人们往大城市拥挤时,就谈你们应好好回家建设自己的家乡。地方上建中心不允许,中央政策又不向这些地方倾斜,贫穷就该简陋,这就是逻辑?妈妈的!”
穷得掉渣的小子还想住高楼?反了个你了!前者是盲人摸象,柱子乎?板墙乎?再加上拈酸吃醋,后者的愤愤然乎?哀哀然乎?自怨自艾乎?似乎都掺杂的有。
在将近一个多月深入浅出的采访中,我了解到那几则跟帖所言不容置疑。
还有一点我想补充在这里:桃峰县所在三镇,择河而居,两边全是墚、峁相挟,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除向高处要空间,似乎别无良策。县委县政府费尽心思请国内外专家设计了一张不容轻易更改的百年城建蓝图,让出政府所在黄金地段,用置换土地的钱,分期分批按图施建,绝非一时心血来潮。政府大楼不过是发轫之作。对建筑物从质量到外观都有相对严格的要求,要经得起百年的风吹雨打和百年建筑文化嬗变的考验,容不得丝毫马虎。建一座是一座,百年无须折迁,百年无须重建。这样,似乎要比姑且糊弄一座权宜之楼,顺便捞几个小钱,过几年拆掉再建一座权宜之楼,不断地拆拆建建,建建拆拆,要超前的多也划算的多吧?
6。 穷人也想过个年(2)
听见风声就说雨来了,看见羊跑就说狼来了,这是八卦新闻的特性。
不让新闻监督和说三道四是不可能的,担心和害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