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较前修得好了呢,还是愈加地坏了呢?
遗憾的是后者。几个前提条件已经基本丧失,类似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大大小小的冲突每年何止发生千起万起。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就是下来,也不过“锯箭”而已。头痛医头,脚疼医脚,于事无补。这样的病人还有什么事不敢想?什么话不敢说?什么事不敢做?所以才会动辄有那么多的石头、砖块,飞蝗也似砸向执政者的桌面。
11。 中国,我想给你提个醒(2)
是否可以这么说,这些石头砸向的绝不仅是秀水镇,它砸向的是中国。
中国,我想给你提个醒!它说。石头、砖块、瓦片说。
第三章 天使和魔鬼
1。 情节是天使(1)
如果说情节是天使,那这个细节,自然就是魔鬼了。
西洋画中的天使,大部分是美丽的,丑的也有,极少;大部分长着翅膀,也有不长翅膀的,而以长翅膀的居多。性别比例是男女混杂,以女性为主。大人和小孩俱有,但数量则是孩子明显占优势。肤色和种族也似乎有所不同,白皮肤的天使似乎多一些,而黑皮肤、黄皮肤、棕皮肤的天使则少一些,甚或是没有的吧?这大约是耶稣和他的信徒们的疏忽大意或是无心的轻慢吧?也未可知,姑且置疑在这里,做一个备考。天使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按照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的认知程度有比例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具体的认定也是一种抽象的肯定,是个简单真理:美丽比丑陋好,女人比男人善良,孩子比大人纯洁。
所以,天使总是品貌端正、心地纯良、博爱众生、好恶分明的,是断然不会随便扔石头打无辜者或是砸汽车的。但如果面对的是一个坏人,天使也会发脾气,使出诸种手段,只是会放一条生路,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倘不思悔改并十恶不赦,天使就会变成死神,带他去地狱赎罪。许多人不信耶稣,却并不妨碍人们喜欢天使,因为天使是美好的化身,美好到让人只有举头仰视和顶礼膜拜的份儿。虽然可望不可及,但毕竟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念想儿。倘若连这样一个美好的念想儿也没有,那人们对美好精神的向往和追求又将如何呢?
东方没有天使却有神灵,《 封神榜 》是国粹的过去,还有一类是三千年文化递进嬗变出的儒、道、释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