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施教。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革命实践相结合,把“生活教育”运用到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使育才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葩。
抗战胜利后,陶行知以更大的政治热情投入反内战、争和平、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斗争。他在重庆创办学校成了一座民主革命的堡垒,成为在国民党统治区向青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他作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民主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发表了《 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 》《 民主教育之普及 》《 社会大学运动 》等文章,无情地揭露和抨击国民党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针,这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创造的教育。1946年4月到上海,继续奋不顾身地进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并为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和育才学校的迁址问题多方奔走。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消息传来,陶行知发出“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呐喊,风传他被列为下一个暗杀对象,无所畏惧地作好“我等着第三枪”的准备,仍然一次次发出正义的呐喊,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7月25日,陶行知因为劳累过度和受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
5。 陶行知先生其人(2)
早在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时,恽代英就写信给毛泽东说“我们也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自此毛陶之间开始交往。陶行知逝世,毛泽东当天就与朱德给陶行知家属发去唁电:“惊闻行知先生逝世,不胜哀悼!先生为人民教育,为民族解放与社会改革事业奋斗不息,忽闻逝世,实为中国人民之巨大损失,特电致唁。”延安各界为追悼陶行知还特地成立筹备会,并致函陕甘宁边区政府,提议拨款边币3000万元作为“行知奖学金”,专门奖励边区小学教育研究工作,将延安中学改名“行知中学”。各界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写悼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11月1日灵柩由上海运南京安葬。毛泽东又送花圈表示哀悼。在“万世师表”、“民主之魂”两面旗帜之后,是沈钧儒、董必武率领的漫长的送葬队伍。毛泽东送的花圈与朱德送的花圈,竖放在晓庄劳山的灵堂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