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有福报,恶有祸报”,让人吃斋行善,冬至进补,以“舍得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难舍难得,不舍不得”劝你及时回头,往生净土。
有个娱记在医院看到葛优因服侍住院的父亲而两眼布满血丝,为之感动地说:“真羡慕老葛,有你这样的大孝子。”葛优淡淡地对记者说:“做子女的就应该孝顺,不孝顺父母,那还是人吗?”不久后又有记者采访葛优,“葛先生,我觉得您特孝顺,特榜样,特……”话还没有说完,一向彬彬有礼的葛优受不了了,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赶紧挥手打断,“停,停,停,太肉麻了。孝顺本来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有什么值得吹捧的?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喜欢务虚,把原本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套上冠冕堂皇的外衣,硬把它说成伟大的事业。”那名记者本想讨好葛优,没想到却讨了个没趣,哑口无言,只好面红耳赤地退下了。
7。 还有个第五类人(2)
上帝也不失时机,背着厚厚的医书《 圣经 》来到中国,以“天赋神授”的“博爱、平等”的“人权”再辅之以“天堂”的胡萝卜和“地狱”的大棒,中西医结合,救世疗人。
还有一次葛优请朋友吃饭,中途上了趟厕所,回来时裤子湿了一大块。朋友问他:你的裤子怎么湿啦?葛优懊恼地摇摇秃头说:自从我成名之后经常这样。朋友吃惊地问:经常这样?葛优苦笑道:可不是!经常是旁边的人撒着尿突然转过来大叫:“这不是葛优吗?”
最现成的还是中国的报应说,地地道道的十全大补丸,一句“头上三尺有神明”镇慑过多少暗室欺心之人,几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不到,时辰一到,现世活报”的话,吓退了多少刻薄的心思,洗净了多少龌龊的念头,度化出多少厚道的百姓。
最懂得望闻问切的大医家还是老子,老子对世人的脉象认得很清,故而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还开了一个偏方“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是主药,有道是辅药,厚道还是药引子。
俄罗斯小说家契柯夫说: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不去看他。
美国有句俗话也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妓女是绝不愿被人称之为妓女的,而鲁迅先生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讥刺说:如果说良家妇女是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