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干部该拿下就拿下,该处理就处理,从没个商量的余地。也不怕得罪人。自己觉得问心无愧,人家觉得你是砸了他的饭碗了,记恨一辈子。你忘了,人家还惦记着,瞅冷子就整你一家伙。那天还有人喊‘把宁开荣揪出来’,那阵仗,唉!”
“说的是哩,当时就是有人煽风点火,”骡子说,“说这这不对了那那也不对了,你既然这样说,站出来说行不行?他又躲在后面了。农村这种人没素质,就是这种行为。谁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没个管事的人,就是瞎起哄,有些人喜欢起哄,人们就都跟着起哄开了。”
骡子心里似乎也有什么顾虑,说话时比较含混,但我明白他想说什么。怕他为难,也就没有再往深里追问。后来我发现这种有意无意的含蓄在骡子的说话中占去了很大的比例。
我问:“闹事的主要原因是不是就是听说一亩地卖了100万?”
“嗯,大家听说100万就大怒,”骡子点头,“政府拿了每亩地100万,一分钱也给不了人们,人们接受不了。谁都不知道这钱是去了哪里,都在那儿担忧,怕钱没了!那天楼上开会的人出来解释,下边的老百姓根本不听那些解释,楼上的人出来好几个给人们讲话,人们都不听。人们都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都在骂,还往上扔石头,都在那里起哄!”
说到这里,方头的骡子又开始认真分析原因并说出几句让人听了很感动的话。
他说:“过后,我也分析那天当时的那个行为,打比方说,咱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做父亲的再做得错误,儿子也不能打父亲,社会不允许你这样。儿子做得不对,父亲打儿子没人说,做得对,有时也打,可是没人会说父亲不对,因为他是父亲。县委、政府他们下来镇上等于是父母亲下来了,儿子这样对待父母,他们肯定是不对的,不礼貌的!”
1。“闷闷之政”与“骡子的含蓄”(2)
怕我听不明白,骡子又强调了一下:“这种话题咱们经常分析。咱们是打个比方,现实生活中,老人经常会打儿子,没人说不应该,儿子要是还手打老子,就不应该,对不对?”
地方官是父母,老百姓是儿女,父母打儿子是应该的,有时儿女没有犯错也会打,这是应该的,儿女要是还手打父母,不管是什么原因,也是不应该的。这是多么朴素的思想和感情,可是我知道有人肯定会嗤之以鼻,一言以蔽之曰:青天思想,封建余毒,可悲!
对这种谴责我没有说法。只是想说出另一层被轻率屏蔽去的意思,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有这么多甘心情愿以儿女自居的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