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还得借重国家土地政策。“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早就开出过药方。
第八章 人牧羊与羊牧人
1。“闷闷之政”与“骡子的含蓄”(1)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有这么多甘心情愿以儿女自居的老百姓,却并不多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父母官自居的地方领导?原因是做官易,做父母官难,做包青天更难。
在秀水镇采访骡子时,我发现骡子长了一个方头,通过几次交谈,我吃惊地发现方头的骡子,有些时候却有一些圆头的思维,比方,在说到秀水镇人为什么会闹事时,他对我说了几句很朴素却很有哲理的话,“他说:人都是一种无知,得一想加十,得十想加百,这是人的本性。本身人家给多少钱,现在一分也不给,反正都一样,总是不会满意,就这种行为。”
然后他分析原因说:“因为村子也大,村子大了就什么人都有;家里穷的人也多,人一穷就没志气,老话说的,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要是家里富的多,谁还会把钱看那么重!”
接下来骡子说起“2·10”那天发生的事,为真实起见,除了为大家能听得懂而做的字词更易,意思一点也没有变,除了个别方言说成白话外,下边引用的全是骡子的原话:
“2·10那天,和书记下来开了个会。人们看见和书记下来了,觉得有解决问题的希望,就都拥到院子里来了。起先人们是没想法的,就是觉得和书记下来了,他是个能做主的人,大家都想听他说话,让他做主,是有欢迎他的意思的。为甚会发生当时的那个情况?为甚人们后来有那种行为?过后了我和村里的人们也有个自己的分析,说是那个时候如果宁县长不要下来,就不会发生这个情况。人们都是这种说法。主要原因是说这个工程是宁县长管的,还有人说宁县长在这个事上不把老百姓的利益好好考虑,没有多说话替秀水镇的老百姓争些利益,反而还说老百姓这了那了。人们不知道究竟,就有了意见,心里都有点不高兴了。”
骡子提到的县长指的是桃峰县政府的副县长宁开荣,秀水镇个别人对宁县长有意见,乘机出来挑事,李豪副书记已经在我采访他时谈到过。身材高大牙齿微微有点暴的李豪副书记说话很幽默,他说:“宁县长在秀水镇工作过,还处理过几个村干部,难免得罪人!”
采访浓眉大眼仪表堂堂性格爽快的宁副县长时,他也告诉我:“在秀水镇当过那么一阵子书记,不好好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