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负责谈判的人,起先也有点急功近利,竟然同意对方的苛求,双方签订了合同。我们和书记首先就在会上提出异议,坚决不同意这些苛刻的不合理条款,认为引进外资是好事,但绝对不可以捡到篮子里都是菜,不能只顾个人的政绩而损害地方和群众的利益。县政府也果断决策,取消与菲律宾方面的原合同,而与香港吉祥公司重新签订了相对合理的合同。吉祥合同涉及优惠条款七大项十三小项,无任何不合理条款。
在桃峰县没有谈成,林子敏带着他的康达水泥公司和7亿多人民币随后在河北省承德县甲山镇落户。这个被列为“2002年度河北省重点建设”投资项目,开工伊始就遭到村民的强行阻拦,还发生过暴力冲突,引发层层上访,直到数百人多次进京上访。为什么会出现政府欢迎、村民“反对”的尴尬局面?在继2005年6月发表《 古稀老人“上访”获罪7年 》的报道之后,《 民主与法制 》再次展开调查报道,发现了以下几个造成冲突的原因:
一是“先入为主”的征地。征用富台子村及武场村的1018亩土地时先开通气会,有村民提出,征地如何补偿?罗县长回答说,所有的耕地一律按照种玉米为标准进行计算,每亩年产值为500…600元,补偿倍数为35倍,最高每亩2。1万元。因县里财政紧张,分27年结清。半年后的9月16日,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才对康达水泥项目进行了立项批复。3天后,菲律宾外商林子敏在康达水泥项目规划用地上举行了奠基仪式,临时占用富台子村十多亩土地,因事先每亩补偿700元,村民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10月10日,承德县人民政府发布征地拆迁冻结公告,要求凡属被征用范围内的土地,不得再种植庄稼。一周后,承德县人民政府又发布了康达水泥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耕地仍按照种玉米为标准进行计算,只是补偿费的支付期限由27年变为了5年。而此时,康达水泥项目的建设用地还没有报批。直到11月,承德县政府才着手办理康达水泥项目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不久,康达水泥项目的建设开始了。数名工人进入规划用地施工,遭到村民的阻拦,施工夭折。2003年2月施工队再次进入施工。100多名警察和数十名武警战士在场维持秩序。村民再次集体出动,施工又一次中断。4月29日推土机、挖掘机陆续进入康达水泥项目用地,数百名警察组成人墙,近百辆警车一字排开。闻讯而来的村民不顾一切要进去阻止,与警方发生激烈冲突,混战中李艳香、王树青等十余名村民不同程度受伤,不得不住院治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