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了。”还有一首《 槽头马 》,“常食边草不由蹄,可叹世间伯乐稀;何时得遂平生志,一日飞驰九万里。”更有《 笼中鸟 》一首,“空有钻天艺,望笼自叹息,何日出樊篱,高飞九天际。”皆明白如话,有行简风致,个中情愫以及不得志的慨叹更是圆头的专利,是方头一干人等所不懂也不屑为之的。
透过拾遗补缺,可见出生死之熬煎,对情感丰富者尤烈!
5。 事实就是这样的(1)
没有成大集团就不会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而追根溯源都拜矿权改制所赐!
三下桃峰县时,主要看了新农村建设。陪同我的桃峰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林小明说,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之前,我们桃峰县就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史家湾乡史家湾是最早开始新农村建设的,这个是成大集团搞起来的,说白了是柳成大自己最先搞起来的。他们建的标准比较高,新房子是180平方米的小二楼,450元/平方米,每人还给3万元的安家费,农民等于是白住。每人每年还给4袋白面,每户1吨煤,老年人逢年过节还能有补助,层次比较高。
我在前边已经写到,成大集团设计的新农村简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农村,试想,在一片沟颠连起伏的群山之中,在一片围绕着枣树和蒿草的野地里,荒蛮时,忽然闪现出一片欧式风格的别墅也似的建筑群,那种两相对照的鲜明,让人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那样打眼的色彩,那么大的面积,便连我这个城里人也觉得眼红,暗忖要是自己也在这里拥有一幢小楼,住在里边写东西,该是何等安静,远离红尘喧嚣,何等悠闲自得,何等自然而然。
我想,这是柳成大跳出的新探戈,出自一个仁字,落在一个真字,得于一个信字。也就难怪2006年12月26日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柳成大光彩事业奖章以表彰他的事迹。
王家岭村也是“村矿互动”建设新农村的典型,新农村的水泥路两边路灯林立,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楼。王家岭村有村办煤矿两座,去年人均纯收入4895元。2005年为彻底解决煤矿开采对居住环境的破坏,村办煤矿出资1800万元,统一建设民房100套,水暖电路配套,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四通”的要求,现在已经全部建成。
史家湾村和贺家社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地处交通要道的这两个村,另外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从省里请来专家,镇村统一规划,村民自愿出资,修建了一条条别具特色的商贸街,借以拉动当地商贸业的发展。我了解到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