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村民还出租房屋给外地打工者,户户是房东,几乎家家都有不菲的收入。村民陈华平还在商贸街投资修建了225平方米的小二楼,楼上住人楼下开了一家小型超市,经营烟酒、日杂等生活用品,一天能卖1000多元。贺家社村新建的商贸街,每年光是收出租店铺的租赁费就达到180万元。现在村里有60%的劳力都在当地企业务工,全村876口人,去年人均收入达到了6423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下嵋芝村庄位于柳石公路,下嵋芝村的新农村建设发起人叫王刘锁,他的浩博煤焦公司承担了这个任务。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在该公司上班。每月工资最多能拿到1000多元,人们渴望一种新的生活,而这正是王刘锁的梦想。2004年王刘锁辞去村支书的职务,全力投入公司的业务发展,新农村建设项目也开始付诸实施。一位负责人告诉我说,新农村建设需要2000万元,仅福利建设就投入1000万元,150万元建了一座小学,村里子弟全部免费上学。2006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全村绿化,临街64栋二层小楼,一层为铺面,二层住人。
说话间有村人端个大碗,边吃边从屋里走出来,我上前问村人吃的什么?
村民呲着牙花子,憨笑却不说话,一口菜一口饭地吃着,端着碗走开了。
你看他,朱太明笑说,还不好意思哩!
村矿互动,村企互动只是一种形式,我问林小明,没有矿山企业的村子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们早就想到了,”林小明笑道,“你看过的王家岭村是村企互动,史家湾村和贺家社村是“商贸开发”,以商补农。还有“企业帮扶”和“以农养农”两种,全部包括。2006年10月17日全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就是在我们桃峰县召开的,推广我们桃峰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市委副书记、市长亲自主持会议,我们的聂龙玉书记还讲了话。”
5。 事实就是这样的(2)
我注意到桃峰县的新农村建设,一处比一处漂亮,陪我采访的林小明看出了我的疑惑,告诉我说,柳成大建新农村时中央还没有下建设新农村的文件。柳成大这个人做事有个特点,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成最好。他那些煤矿都快建成疗养院了,新农村也不肯浮皮潦草,很有品位和质量。他盖成这样,别人也不想比他赖,结果是越盖越好,越盖点子就越多,也越出新了。老板们也有个攀比的心态,你建设得不错,我也不能比你赖多少,还要比你好!
“就是有些村民死不想要那个卫生间,”朱太明笑得哗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