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货船的行为诱因来看,假如不管拖船做什么,货船有50%的概率获救。货船就得决定船出海会承受什么风险。那么从经济效率的观点来看,货船是如何做出这个决定的。暴风来时仍然航行,遇难的概率假设是2%。我们也假设船只获救时必须支出价格是整只船的价值。因此货船决定出航时的成本,是1%的沉船概率,再加1%必须支付1000万元给拖船的概率。只有在出航获得的利益至少为20万元时,货船才会这样做。
对货船来说,这是正确的计算,却不能计算出符合经济效率的结果。派船出海只有1%的沉船风险,因为有一半的次数会获救。获救使得货船损失1000万元,但拖船相对获得1000万元的利益。所以只要利益超过10万元,派船出海就是符合经济效率的做法。为了使货船这样做符合他的利益,拖船收取的价格应该为零。如果超过零,货船每次承受的风险就给拖船带来正外部效应,所以货船承受风险的次数会低于应有的水平。
这里我们排除了拖船把遇难船拖进港口所花的实际成本,如果把这些成本加入分析,那么能够给货船正确诱因是以避免船遇难的价格,刚好等于实际的救援成本。
可见,符合经济效率的价格有两个,一是货船的全部价值能给拖船正确诱因以准备救援遇难的船;二是价格是救援成本,能使货船避免让船只陷入需要救援的状况。如果低于1000万元,拖船值得去做的行为就会很少。如果把价格降为一半,那么在拖船一方产生一些无效率。同样,如果拖船只收救援成本,而不是收取货船一半的价值,那么拖船出海冒险的理由还是很少,但对他造成的无效率不多。权衡利弊,在于如何使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无效率降低到最小水平上,符合效率的价格应介于货船的价值与救援成本之间,而该价格很难通过谈判在两者之间达成,法庭判决就在于减少了双方谈判的成本及货船下沉的风险。
在现实生活中,空气污染、飞机噪音、阳光被挡等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人们讨价还价可以达成一份大家都满意的协议。但在交易费用为正的世界里,法庭成了解决这些纠纷最好的工具。
(2003年11月)
第一部分 婚纱照的陷阱第8节 北京的堵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城市病也就会随之而来,堵车也就成了世界许多大城市的心病。北京是这样,伦敦、巴黎、华盛顿也是如此。但是,同样是堵车,情况则殊异,解决的办法也是不同的。
对不少地方来说,减少堵车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