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才是各媒体竞争制胜之道。 近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体验经济正表明了民众所需要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从体验经济来看,当你置身于香港中环的西班牙餐馆时,那柔美暗淡的灯光、异国情调的氛围、穿着西班牙服装侍者的热情与好客,不仅可以让你品赏到西班牙风格的美味佳肴,聆听到西班牙民族歌曲的演奏,而且能够让你欣赏到只有在西班牙国家展厅才能展出的绘画作品,从而让整个人在香港就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西班牙文化艺术的熏陶。尽管在此用餐的费用一般会高于其他中餐馆,餐饮时间也会很快地消逝,但是在如此独特氛围中的体验一定会给你留下终身难忘的回忆。这就是体验经济最常见的场景(The Experience Economy)。这种场景蕴含着深刻的经济涵义。而这一经济涵义在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的《体验经济》已描述得惟妙惟肖。它预示着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在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海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个性化、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眼即逝等。
如果我们媒体对世界杯的报道、比赛画面的制作等也能够让广大的民众参与其中,那么你的报道、你的画面、你的镜头、你为赛事设计的项目岂有不吸引人之理?岂有不造就报社与读者、电视与观众互动之理?笔者想这才是竞争制胜最为重要的方面了。
(2002年5月)
第二部分 娱乐生活中的经济第28节 体育经济应进入市场化轨道
世界杯的比赛正在烽火连天,而世界杯之外的商家竞争也正在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竞争已经进入白炽化状态,如KTF对SK电信、阿迪达斯对奈克、JVC对奥林帕斯……这些企业之间展开的营销竞争已经不亚于足球热了。目前,在国内,各家旅行社、种种媒体、广告商、车行、酒吧等,各企业都在抢占世界杯商机,都希望在这个世界杯大赛期间如何多分得一杯羹。其实,在市场经济中,借助于一些大型的体育活动扩展市场、创造消费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特别是从1984年精明的美国人第一次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赢利之后,似乎每一届奥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都成了诸多商家眼中的“香饽饽”。各种商家总是会以不同的招式与对手竞争。与此相适应,体育经济也应运而生。
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围绕着种种体育大赛之外的商家竞争也同样是异常激烈的。无论是申奥的成功,还是中国队打入世界杯,媒体大战、广告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