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化不仅仅是精彩的文学、高雅的艺术与音乐,及对远古思想的追究及考证。而更应该是大众中“活着的知识”。它反映为民众喜怒哀乐的情感,表现为社会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正是就这个意义上说,香港文化并不是外来东西的移植与嫁接,而是植根于久远的传统中习惯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精神的磨合与撞击、渗透与积淀;它也不是少数人所垄断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民众创造与分享的成果。例如,你一到香港,就会发现香港酒楼遍地,食肆满街。在酒楼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种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饮食文化表现了香港人的一种经济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近年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旦发现什么事情,总会有香港人到街上去游行、去抗争,曾在一段时间,有人戏称香港为“游行之都”。其实,这不仅说明了香港民众表达自己意见的不同方式,也说明了香港言论自由的程度。而正是民众的这点点滴滴的行为及活动构成了香港真正的文化。
正是就这个意义上说,香港并非如有人所指的“文化沙漠”地区,而是它以她独特的文化,表现出了自己特有的现代文化精神。正是这种文化精神,不仅造就了香港的繁荣,民众的富足,而且惠及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中国内地。你只要走入国内许多大学校园,哪里不留下香港人的英名,什么“邵逸夫楼”、“霍英东楼”、“李嘉诚图书馆”等等遍布全国;再看看,全国各种各样的大型奖励基金、资助项目多为香港人所捐赠。而且不仅香港的富豪是如此,香港的民众亦然。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其他地方发生某些大的变故,香港民众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力所能及。所以说,文化永远是“活着的知识”,而不是僵死的教条。
(2001年4月)
第二部分 娱乐生活中的经济第30节 《卧虎藏龙》获奖的经济学意义
《卧虎藏龙》在2001年奥斯卡电影奖评选上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最佳艺术指导4项大奖,这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系列重要奖项。她的获奖也激起了华人世界的《卧虎藏龙》热,无论是中国台湾,还是香港特区及内地,相关的人员都受到英雄式归来的欢迎。其实,《卧虎藏龙》获奖并非仅是华语电影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并非是中华民族的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凌波飘渡和柔竹飞腾的中华武功、祖国山河的大好美景及金光灿烂的奖品向世界展示,更重要的是展示华人世界合作的意义与价值,展示了两岸三地资源优势互补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