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有利可图,否则它们来中国干什么;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与促进国内媒体与之竞争,让其自然垄断的利润降低,并通过税收的方式来调节。在这种情况下,广告市场的蛋糕一定会越做越大,使得境内外媒体比翼双飞。如果能够这样,国内广大民众所看到的节目一定会越来越好,社会多赢的局面也就自然会形成。
(2002年11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40节 来香港学习应有香港的选拔方式
前些时间,笔者曾撰文指出,香港不仅应该成为一个国际商业中心、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更应该成为一个内地学生的留学教育中心。读到2001年4月22日的报道,尽管政府没有明确表示要形成这样一个留学中心的详细计划,但所采取的措施已经朝这方面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罗范椒芬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的信息表示,如果在香港读书的内地毕业生在本港找到工作,并办妥内地有关的出境程序,国家教育部不反对他们可以无须透过特定的输入人才计划而留港工作。她还表示,每年招收150名内地学生来港就读的上限也将放宽,若内地学生有能力自费来港就读,则将不设名额限制。
这条报道透露出以下几方面的信息,首先,内地来香港学习的限制有所放开,但放开的步伐与形成留学教育中心的要求相差太远,只能说放开是一个好消息,但力度不够。就其所起作用或影响力来看不会太大。因为据罗范椒芬介绍,香港院校录取非本地学生的整体数字仍会维持在580名,相当于全港一年级本科生数目的4%。
其次,允许在香港读书的内地毕业生在香港找到工作,这对内地学生来香港学习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试想,内地优秀的学生,所面对的不仅是香港,而是全世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香港的教育体制、教育质量及教育环境等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如果学成后仍然要返回内地,那么来香港学习的学生就多半会寻找渠道流向欧美。这样,香港也就只能成为他们流向欧美的中转站,如果允许他们毕业后在香港工作,这种情况会有很大的改观。现在的问题是,要实施这一计划,香港特区政府必须与内地政府沟通,如何保证内地学生能够顺利办理来香港工作的手续,否则,有好的愿望也会一事无成。
再次,允许内地学生自费来香港学习,内地一定会有较大的反响。因为,就目前国内的情况而言,有能力提供经费来香港学习的家庭为数不少。来香港留学,对他们有相当的吸引力。现在香港这边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