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萧条、失业率增加;反之,20世纪以来,美国并没有因工作时间比较别国短而经济竞争力弱化,反之则一直领先于世界。其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它们不断地在建立完善激励员工工作的机制。
(2000年12月)
第三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经济第52节 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外在性
外在性问题是环境经济学的核心,尽管原香港大学张五常教授认为这个概念对产权经济学没有多少意义,但环境问题的外在性讨论,不仅引发了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也促使了环境经济学的出现。因此,在日益兴起的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外在性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可能会对他人的健康产生影响;一个工厂的烟雾或噪声,会影响相邻居民的日常生活;一个企业的工业污水流入河里,会影响下游人的生产与生活等等。这些都是外在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外在性问题如何来处理?古典经济学解决的办法是,对受损者,或是进行直接补偿,或是政府以征税的方式间接补偿。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资源不能有效使用,完全可以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在现代产权经济学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思路,因为外在性问题不仅在于如何对造成损害的补偿,而且要看到为了避免这种损害又产生一种新的更严重的损害。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允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而在于如何避免更严重的损害。对于这个问题,在产权界定清楚的情况下,通过市场是能够很好解决的。
对于最近香港环保署以广九铁路上水至落马洲支线计划可能严重影响原湿地生态环境为理由,否决该项工程,令落马洲支线不能如期在4年后完成。而上水村民则表示,如果铁路不能在该地建成,作为湿地的地主,会在自己的土地撒杀草剂,杀死湿地植物,赶走雀鸟,实行“玉石俱焚”!广九铁路亦表示,他们会据理上诉,并在上诉期间,原定于明年动工的马鞍山支线和尖沙咀沿线工程,将会延后开工,以等待上诉结果。其实,这完全是由于外在性问题引出的争端。首先,由于铁路在环保人士所称的原始湿地经过,所导致的外在性成本,使得所经过之地的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香港人的生活环境;其次,上水村民之所以抗拒环保署的决定,就在于铁路如果在他们的土地上修建,不仅可以获得征用土地费用补偿、方便他们的生活,而且在于让他们的土地迅速升值,即巨大的外在性收益;再次,对广九铁路来说,设计方案的改变,除了增加直接成本外,其最大的外在性一是广九铁路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