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对内直接投资都基本上已经放开。也就是说,资本项账户开放已是迟早的事情。如果资本项账户完全开放或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会对香港经济带来影响与冲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那么内地企业是在香港上市融集资金,还是在内地市场融集资金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问题在于看其融集资金的成本。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了制度的不确定性外,香港金融市场融集资金的成本一定会高于内地,而且随着内地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随着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其制度不确定性的因素还会减少。这自然会削弱香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内地企业在香港融资的兴趣可能转回到内地市场(目前H股企业早已在这方面蠢蠢欲动)。如果这种情况一旦成真,它对香港金融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
二是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那么香港的联系汇率可能要有新的抉择,是继续与美元挂钩还是改为与人民币挂钩。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人民币放开后坚挺的情况可能继续。因为,中国内地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除了国家动乱那种非常情况出现外,并不会有多少改变,这为人民币坚挺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正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在东南亚各国、在前苏联各国,人民币早已为人们持有的硬通货,而且港澳人民币的流通也为数不少。如果人民币放开后能够同样坚挺,那么交往十分密切的中国内地与香港各种经济活动的结算就可能通过人民币进行,而不是通过美元来进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就会受到巨大冲击,香港汇率制度新抉择不可避免。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目前香港的产业结构的情况来看,早有不少人曾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香港产业早已“空洞化”。也就是说,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香港实体面的产业北移,金融服务业成了香港最大的产业支柱(占比例87%以上)。那么在以往的几十年里香港金融服务业是靠什么来支撑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后支撑这些产业的基本条件与经济环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以说,中国加入WTO后,香港贸易中转及融资中介或桥梁的角色一定会弱化,甚至于过去曾红火一时的业务也会凋零。例如,B股市场对内地具有合法资格的投资者开放后,内地企业对香港H股的兴趣立即减弱,有消息表明,目前一些内地企业已经打消了到香港H股上市的计划,正准备到B股上市。这就给香港金融市场发出了一个明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