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的有效的会计结构。因此,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就必须对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大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包括对现行的会计制度、金融政策、金融监管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的完善和健全。
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并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一百多年来不断地通过法律形式把实际的经济成果固化下来的结果。这些大量的成文法不仅使香港金融体系内的经济行为基本上有法可依,而且也形成了相应的健全的执法和司法体系。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内地近年来法制建设不可谓不快,成效也不小,但法律执行困难重重。因此,仅就金融基础设施而言,在未来的20年里,上海要达到香港现在的法制水平并非易事,更不要说是赶超或取代了。
最后,由于上海的金融基础设施落后,有效的金融中介机构也就无法建立。像金融资信评级、金融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是国际金融中心建立必不可少的支撑。特别是随着商业银行的功能日趋弱化的今天,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但上海的金融中介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多数是资本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特别这些中介机构多是与国有部门或政府权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权主体不明、政企不分等,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金融中介机构的效率与公正性。没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可能是天方夜谭了。
总之,从内地汇率制度安排、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基础设施及人才的缺乏等方面来看,在最近的20年内,上海要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性不会太大。但港人决不可对上海那咄咄逼人的态势掉以轻心,而是要把其看做是自己成长的动力,利用自己的制度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2001年3月)
第五部分 香港生活中的金融第79节 香港金融体制改革应稳中求进
金融市场发达是香港的特色,也是香港的资源,因此,香港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就决定着未来香港经济的发展与走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香港金融体制的种种弊端一展无遗。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危机,引起了香港的学者与业界的密切关注,他们对“如何避免未来的危机?如果危机出现应如何更好地应对?如何最终解决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不少改进的措施。但尽管在不少问题的解决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这些进展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相比较还是差距相去甚远,香港的金融体制改革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就是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