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最近香港立法会议员对新任的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质询时对香港的金融体制改革十分关注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个好的、健康的金融体系应该具备三方面的条件:一是健全的金融机构;二是合理运作的金融市场;三是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法律和司法程序、支付结算系统、会计准则及信息披露机制。
首先,促进建立健全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前提条件。因为,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的工业国家,金融机构在经济繁荣时过度地提供信贷,然后再在经济放缓时急剧地收缩信贷是大多数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因此,为了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全,除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因素之外,政府不断地改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保证金融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对香港的银行业来说,香港银行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如赢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金比率等都高于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要求的比率。但是香港银行业的外币业务太依靠对国内及东南亚等地的贷款,受这些地区的景气程度和贷款需求影响很大,例如,“广信事件”的发生就对香港银行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港币业务又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和股票方面的贷款,而这些行业贷款需求的波动很大,贷款风险也很大。这些问题在经济一片繁荣时并不引起业界的注意,但当危机来临时其弊端却暴露无遗。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冲击,虽然已过去了几年,但其负面影响则阴魂不散。
因此,香港金融管理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同时更需要对金融机构实行有效的监督,促使金融机构采取谨慎的行为,而且还要为市场提供足够的、准确的信息以便让投资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同时,要设立保护性的监管措施以便防止个别银行的危机而影响整个香港金融体系的稳定。如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设立。目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明确表明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是它的一个重要职能,但它仍未明确表明其提供最后贷款人支持的条件和原则。这就会使得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香港金融管理局应该对自己最后贷款人的条件和原则向民众做出清楚的说明,以便增加民众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及对政府决策的监督。对存款保险制度,尽管对像汇丰这样的大银行来说会面临种种法律及政治上的困难,它们也不愿意参与其事。但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还没有得到公众的完全信赖,如果要能有效地防止挤兑的发生,那么必须实施全面的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样是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