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港元与人民币贬值,与内地产品出口同构的韩国、台湾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可能受到不少冲击,这就使得香港与中国内地的产品在世界其他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可见,尽管美元的贬值会增加外国资本的流入、减弱香港目前的通货紧缩及吸引欧洲和日本的游客,但这对香港的直接影响不会太大,更多的影响是通过国内制造业市场的竞争力增强而使香港间接受益。
(2002年6月)
第六部分 开放中的中国第86节 “入世”后人才竞争不可避免
最近,国内媒体把外企厚俸狠挖名角炒得沸沸扬扬。据悉,外经贸部一位10多年来一直参与入世谈判的处长最近被跨国公司以百万元年薪挖走。对于被外企高薪挖走处长一事,国内人事部门的人员表示对此理解,但是他们也从两个方面表示了不同意见。一是国家要培养一个熟悉中国市场和业务的中高级人才,至少需要10年,外企挖走这些人才,就等于节省了10年的竞争时间。至于高级人才被挖走造成的损失,那更是无法估量。二是掌握着重要资源的高级人才,走的同时,也留下了人才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隐患。
其实,多年来,国内许多研究都早已表明,“入世”后中国的人才竞争最为激烈,它是国内各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并非要满不在乎,问题的关键是,国有单位的人才为什么会流失?这种流失对国内经济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吗?还有,国有单位的人才流失会涉及国家安全吗?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来防止人才的流失能够把所谓的人才管制得住吗?如果管制不住,政府又可采取什么办法才能够找到人才流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
可以说,“入世”后,中国各业与外国公司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竞争。因为任何一家国外公司要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找与该国文化习俗的结合点,就必须了解该国经济运作的具体的约束条件,就必须建立起适合于该公司发展的各种人脉关系。如果不能做到这点,那么该公司进入中国一定会寸步难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外国公司经营本土化是一条最好的捷径,寻找有利于外国公司本土化发展的人才就是它们进入中国最基本的条件。而这些本土化的人才自然要在国内相关的单位去寻找。
2001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国金融业纷纷杀入中国,来自人民银行、外管局、各大商业银行总行挖人的外资金融机构明显增多,每天都有不少人与猎头公司在与这些国有金融机构的人才接触。这些外国金融机构不仅许诺优厚的待遇,而更为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