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通常会导致下一代继续失败。他们往往三四代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辍学、不工作、依赖福利、犯罪、吸毒等等。
但是,他们身处的下层阶级文化可不全是他们自己的杰作。一方面,下层阶级文化确实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但是它的特性首先是由整体文化造成的,其次应归咎于下层阶级独特的历史,最后才是内部的个人原因。换言之,下层阶级文化只不过是整体文化下的一种方言。
这才是富人与贫穷问题之间的关联。本书的中心论点是富人之所以与贫穷问题有关联,是因为他们在过去30年里用激进的方式重塑了美国文化——为了完成“文化革命”,他们把美国文化由里向外、上下颠倒地掉了一个个儿,而受害最深的就是穷人。
这一切却是事与愿违的。有钱人以相互联系的两大解放的名义在60年代开始了文化革命。在如火如荼的民权运动的激励下,他们首先寻求的是为穷人和黑人带来政治解放和经济解放。他们的指导理念是民主;他们的光荣目标是完成民主事业,通过把美国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更具有包容性来实现民主的价值。这股民主的动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贫穷战役:增加福利、下令学校必须开校车、实施更多的公共住房、职业培训、戒毒、特殊教育等项目、开展对黑人的研究、出版了《另一个美国》和《根》、开设多文化课程、出台新版教科书、为黑人建设校舍、讲授敏感课程、确立马丁·路德·金纪念日、大学里开展政治整改运动等等,不一而足。
主流文化中关于民主社会的本质和穷人地位的理念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对穷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后面的章节还会陆续谈到这个问题。除了试图解放穷人、结束他们的边缘化之外,“文化革命”还追求另外一种更加特殊的解放。这种解放虽然只是间接地影响了穷人的命运,其后果却更为深远。
这就是有钱人为自己寻求的个人解放。50年代的时弊的确如同先锋派作家和喜剧演员所鞭笞的那样——压抑个性、循规蹈矩。有钱人渴望把自己从焦虑、沉闷和单调中解放出来。他们要求的是比当时颇有影响的小说(如《机构人》、《穿灰色法兰绒西装的人》、《孤独的人群》等)中的主人公们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这种渴望最终找到了两个划时代的表现形式。
一是性解放运动。通过广告、电影、流行音乐、电视等的传播,性解放彻底改变了各个阶层人们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家庭生活,大幅增加了离婚率、非婚生子和单身母亲。
二是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正如它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