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爱的欲望,性的热流。这种欲望的热流,常常搅得她心绪不宁。由此,她想到了妈妈,她和爸爸离婚时还很年轻,才三十五岁呀,因此,她理解了妈妈,也懂得了让人抑制本能和正常的欲望,那是痛苦的,残酷的,也是非人道的。
《审美疲劳》第十三章(4)
抚摸的节奏在加快,黄蕾飘飘忽忽,眼前出现了幻觉,一个男人的身影朝她走来。那是她大学里的初恋情人,也是大学毕业后与他同居了几年的“准丈夫”,他留给她的唯一是床上的狂热。开始,她觉得他的狂热,代表着男人的刚毅和强劲。“粘乎粘乎”的男人,黄蕾生来就不喜欢,这种男人,几拳也打不出一个“闷屁”,她称这种男人为“小男人”。
黄蕾的“准丈夫” 长得很帅,有才能,也很爱她,毛病是小气。与黄蕾同居的几年,大钱抓得紧,小钱不放过,连每月的电费水费电话费煤气费,笔笔记账,与黄蕾“二一添作五”,毫不含糊。他的这种毛病,黄蕾受不了,大大的影响了黄蕾对他的审美,三年没到,黄蕾的审美彻底的疲劳,那天晚上,她正式提出分手。“准丈夫”问她是何原因,她说,审美疲劳。准丈夫自信地说,笑话,你不是说我长得像电影名星吗?怎么突然变得丑陋了?她反问,没觉察到你不美的地方?“准丈夫”说,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她没有理他,一言不发地走了。
与“准丈夫”分手,黄蕾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对一个人的审美,“德”、“性”、 “貌”密不可分,这是一个综合的考核指标。首先是一个人的德,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是保持他的美的活力,这种活力就是人格的魅力。其次就是他的性能力,是人的体魄的魅力;是激发爱的灵感的动力,是人的爱情“常爱常新”的常青树,一次拥抱,一个热吻,一番云雨,冰释了有情人的多少前嫌!“夫妻没有隔夜仇”,说的就是通过“床上运动” 消除隔陔,化解矛盾的道理。呵,“性”太重要太伟大了。黄蕾还认为,对人的“貌”,可求,不可苛求。她过去的“准大丈夫” 长得很帅,她曾引以为自豪,可最后的分手,问题出在他的“德上”。因此德不美的“帅哥”和“花瓶〃, 往往浮燥,不负责任,在漫长的爱情生活中,他们只能昙花一现。
那段同居生活,对黄蕾的日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少男人对她想入非非,以为她是个对性很随意的女人,熊副主席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些想入非非的男人们,根本不了解黄蕾的审美观,她不是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与胡大江的情缘,是偶然中的必然,她一点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