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当然感到其乐无穷。他老人家在诠释他的工作时下的定义是,‘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你看看,这就是时代的局限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尽管他的《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论述非常精辟,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无法付诸实施的,因为他的主要精力放在‘念念不忘’斗上。‘斗’在以前是敌情观念重,那么现在还强调‘斗’,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为什么羞羞答答?为何提心吊胆?说穿了还是怕‘斗’嘛!中国还怪得很,不管你有事无事,一斗就倒。所以,‘斗’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大拦路虎。”
朝斌见父亲连毛泽东都敢说他的功过,对于他这个刚接政治的学生来说,是很的兴趣的。于是壮着胆子问;
“爸,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咋看的呢?”
“你爸是信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但决不是崇拜者。”
“那为什么?”
“信奉有研究的余地,崇拜则失去了自我的发挥。苏联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作为承前启后,集体智慧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的党和人民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是,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顶峰,不是绝对真理。既然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那么,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就必须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要不断研究新问题,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不能说凡是马克思、列宁、毛主席说的,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
“这么说,不是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朝斌不服气的问。
朝旭耐心给儿子解释说:“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其基本原则也不过时。毛泽东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就在于,他为中国人民做出了特殊的、一般人不可企及的伟大贡献,他的贡献,大大地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代英主,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具体我就不多讲了。但是,他也是人,他可做出划时代的伟大事业,但决不能将身后千百万年的事业,都作出预测和明确的安排,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的问题。比如说,汉武帝为中华民族拓宽了幅员辽阔的疆土,一个伟大的民族就是从汉开始确立,确实了不起。但是,如果现在还象他那样,大肆拓边就不行了,就是侵略。同样,毛泽东过去曾公开宣布,支持各国共产主义运动,我认为这也是不合适的,各国有各国的国情,都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