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曾经是人民军队中的一员,看到你们出现的这种事情,深感痛心哪!”。
朝旭接着谈了对这件事情处理的看法,意见中肯,言词精当。虽再也听不到任何掌声,但他泾渭分明而又事实确凿的发言,无疑是给军方注射了一针清醒剂,同时,也扭转了解调查组的被动局面。调查组在朝旭发言后,一个接一个,包括几名高级干部相继发言,象是发起总攻,使对方受到震憾。军方几位高级首长搭拉着脑袋,不得不接受地方的批评,当场检讨,并表示要重新调查,严肃认真地处理好这件事。
当晚,部队方面盛情地款待了地方调查组一行,虽然酒席上,军方少数几名干部不服气,打算喝酒时把朝旭灌醉,而明察秋毫、笑目以待的朝旭,以他那敏锐的反映能力和丰富的应对经验,当然还有他“酒渴思吞海”的大量,稳住了自己,挣回了面子,令全场敬佩不已。
朝旭酷爱杯中之物,甚至豪饮,高兴时一两斤高度白酒不在话下。妻子张凤玲是他的同学,虽多次劝说,但无济于事。朝旭酒量大,兴致浓,可他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握住自己。他有三喝三不喝的规矩:三喝是:喜怒哀乐,此酒必喝;休遐无事,喝酒言志;贵客来访,交杯换盏。三不喝是:身体不适,醉酒不值;工作压头,酒不沾喉;出差在外,喝酒有害。他喝酒很少误事,从不误大事,正如那位首长向他敬酒时,他回敬的一句话,那首长举杯说:“酒肉穿肠过”,朝旭不假思索地回道:“原则心中留”。他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可谓斗酒纵横天下事,才智充盈志自宏。
朝旭喝酒说是不误大事,这是因为他牢牢地吸取了早年喝酒亦曾误事的教训。那还是在“三支两军”时期,当时他在部队,一位首长带领他和几十个干部到一个县工作。一天,那首长告诉时任办公室主任的朝旭,晚上到朝的办公室开个会,布置下乡协助“三秋生产”事宜,全体干部都参加。当时条件差,朝旭的床就在办公室。上午,他将会议通知下去后,因事情多自己却差点忘了。这天晚上,食堂加了几个菜,朝旭办完事,天已经不早了,其他人早已吃完饭走了。朝旭在街上带了一瓶酒,一个人坐在食堂慢慢喝着。刚喝没几口,就听到有人喊:“朝主任开会啦!”他一听突然想起,“哦!是呀!今晚不是在我办公室开会吗?办公室的门还没开呢!”好个年轻气盛的朝旭,只见他操起酒瓶,饭菜也不要,“咕噜咕噜”来了个底朝天,把一瓶酒灌进了空空如也的肠胃里,丢下碗筷就往办公室跑。这时,他的办公室门前已站满了人,朝旭不好意思的一边说:“对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