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间回荡
带着泥土的那缕芬芳
带着野性的那份张扬
伴着风雨成长
迎着雷电飞翔
美丽的灵山令人神往
动人的歌声传遍四方
是说雨滴浇不湿太阳
是说风儿吹不走金黄
智慧挂在枝上
五彩融化芳芳
看着现在这一片碧绿,如诗如画的灵山,芳芳想起了许多,许多……想起了那个风雪交夹的冬天,她给孤寡老人送棉衣的情形。想起了那个桃花盛开的春天,一对中年人正在举行婚礼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秋风扫落叶的时候,卫生巾厂的工人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的气氛。想起了当一辆辆装满大葱的汽车穿过村庄向村外驶去时挂在村民脸上的喜悦。想起了农民夜校里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
突然间她又有了一种新的思路……
几天之后一次历史性会议又在灵山村村委会召开了。此刻会议正在进行。
“关于厂子生产的事,咱们就先谈到这里,现在就建房的事听听大家的意见。” 芳芳道。
“建房是个好事,刚才芳芳也说了,咱们村现在已经脱贫了,应该改善一下人居环境,让乡亲们住的舒服一点,可这需要一大批资金啊!”朱副村长:道。
“资金是一回事,我觉得房要建,但不一定要集中建,应该让乡亲们自己根据自己的力量而为之。学校的那些老教室不能再用了,再用下去会出事的,这个必须建,可建办公大楼的事我觉得应该缓一缓,我们虽然富了,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啊!”孟达道。
“我觉得这和发扬传统是两回事,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对付日本人的飞机大炮,那是我们没有大米白面,没有飞机大炮,如果有的话我想毛主席也不会让战士们继续用小米加步枪吧!” 小宋道。
“小宋说的对,我们要俭省,要节约,但我们还要发展,我们要在发展中提倡勤俭节约,却不是为了勤俭节约而不去发展!现在用我们产品的都是些大的企业,就我们这种办公条件,这样的人居环境,叫人家怎样相信我们!这里面有个形象问题。何况我们以后还要发展我们的特色产业。不过刚才孟主任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可以不集中修建,但房子的大小、高度、外观形式全村必须保持一致,我们可以让乡亲们根据自己的力量缓建,但不能不建,而且缓建的期限不能超过一年。” 芳芳又道。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资金问题了。” 孟达道。
“我初步算了一下,也请教了一些建筑方面的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