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沉》第四部分 《浮沉》第十四章(8)
因为找不到他的证据,郑大武变得十分地嚣张。他冲那些调查他的同事说:“你们可以认定杀人者是我,我甚至也可以承认杀人者是我,但你们有证据吗?仅仅只靠怀疑,能定我的罪吗?告诉你们,凭你们的智商,是没有谁能将我的脑袋从我脖子上取下来的。”
然而,郑大武没想到的是,最后置于他死地的竟是他的手机。这有点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味,郑大武在第二现场埋人的时候,脑子灵活的他突然想到自己身上带着手机,而且没有关机,他立时一惊:假如此时要是有谁给他打个电话,那他现在的行踪自然就会被通讯设备记录下来。至少,人们将会知道某时某分他郑大武在什么位置和谁谁通过电话。
老谋深算的郑大武急忙取出手机,按了一下关闭键,只听到“嘟”的一声,手机关机了。
真是千虑一失:看似神不知鬼不觉的关机,却在郊区的电信网上留下了一个信号。电脑自动记录下了几点几分,某某人的手机曾经在这片区域关闭过。
当侦察员将这个在网络上显示的手机关机信号出示在郑大武面前的时候,他一下子就低下了头:“你们可以取我的首级了。”
对这件事儿,吕阳很感慨。在警校的时候,他对郑大武虽然说不上崇拜,但也是十分钦佩的。现在,这个智商比别人高得多的人终于栽在高科技侦破手段上,只能说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此,吕阳也联想到这些天审讯段一飞的情景。段一飞虽然没有当过警察,但他受审的心理素质可非是一般的从容。凡是公安人员不掌握的,他是丝毫不说半句;而对公安局掌握的情况,他总是油嘴滑舌胡说八道。吕阳总感觉,段一飞是在和警察玩着游戏,肚子里肯定有不少关键的东西没有撬出来。
吕阳心里十分明白,现在关键是找到段一飞新的证据,这个案子才能往深处挖。既然段一飞脑袋灵,在智商上不容易斗过他,不如就依靠高科技来和他再决高低。这次破案应该说是手机帮了他们的大忙。能否从手机上再作突破?这是吕阳脑海中一直酝酿的想法。
那天在抓捕到段一飞之后,吕阳就从他身上搜到了一部手机,这部手机自然是段一飞的犯罪证据,为了能寻求更多的情况,吕阳把它交给了技术科。技术科经过技术处理,研读报告也很快出来了:号码的使用很“干净”,除了有和王学忠的通电记录,其他就是向13800138000拨打过。这是电信部门的查询和充值的电话,不值得怀疑。
检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