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上,不断努力,不断提高。我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的一位患者去北京协和医院挂张乃峥教授的特需门诊,张老说下次挂普通门诊就可以了,而且留下了联系方法,保证他能挂到号,对病人张老也很少给予重复检查,他是一切为病人着想的。前辈就是我们的榜样,在他们身上,我们应该、也完全可以找到答案。
我并不对以后的医疗环境失去信心。我许多出国的同事经常打听国内情况,多数希望能回国发展。尽管医疗环境的改善需假以时日,但可以相信,以后医生的状况一定会越来越好。就让我们一起畅想明天吧:
未来的一天,当我早晨起床洗漱后,打开3D手机(或许是4D手机)就可以看到昨晚病房里病人的一些病情资料,使我对病人的情况心中有数。吃过早点后,我穿好西装,打上领带,开着私家车上班去。
上班后,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病人全部资料均可以用电脑调出,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即刻上网查询。对解决不了的难题,可在网上与上级专家实时交流,而这一切均是免费的,因为政府规定上级专家具有免费指导下级医院的义务。多数情况下,不再需要实地会诊。
上午早查房时,医生非常尊重病人的权利,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医师的心灵。病人对医生也非常信任,病人家属从不干扰医疗事务。与病人家属沟通也非常方便,由于相互信任,一般只需数分钟就可完成。查房结束后,医生自己支配工作时间,可以学习,也可以研究病例、做医疗操作、查文献、申报课题、写医学论文等。医院不再每周开会,各种会议基本在业余时间进行。业务学习材料由全国著名专家提供,甚至来自世界的医学权威。政府要求网上公开医学各种教学材料,如讲座、国内外学术会议资料等,以利于及时更新基层医院里医生的医疗知识。
中午医院免费供应午餐,取消午休制度,午餐后即继续工作。
下午下班前晚查房。尤其对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需重点查,重点交班。下午下班后,可以回家充分享受美味佳肴。晚上工作时间不超过23∶00。
这高效率的一天工作需要良好的医疗环境提供保障,包括医院由政府投入,不再有重复建设;医生享受高于公务员的待遇,医生的工作能充分得到社会的认可,全体医护人员均能全心全意工作;媒体登医疗广告均属违法行为,医院之间不再为争病源而进行恶性竞争;医疗社会问题由政府承担责任,不再由医生背黑锅;医院内发生的个别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交给法院处理,不再有封医院大门这种事件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