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摇窗扉‘一样,‘沾人衣‘、‘穿林飞‘、‘何缘肥‘都是三平调,更显得是古风的格调(参看下文第六节第四小节《古体诗 的平仄》)。作者又有意识地造成失对和失粘。若依上面的衡量方法, 第二句是失对,第五句和第七句都是失粘。
古人把这种诗称为‘拗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后代模 仿这种诗体的人是很少的。
第四节 律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37'。 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 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 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4、颜色词 5、方位词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39'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 )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 )颜色自成一类。(c )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 跟别的词相对。(d )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 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1、天文2、时令3、地理4、宫室5、服饰6、器用7、植物8、动物9、人伦10、人事11、形体'40'
(二)对仗的常规中两联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 个典型的例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羣。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41'?
(‘开府‘对‘参军‘,是官名对官名:‘渭‘对‘江‘' 长江' ,是水名对水名。)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鵰处,千里暮云平'42'
(‘新丰‘对‘细柳‘,是地名对地名。)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