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韵到底的。古体诗固然可以一韵到底'71',但也可以换 韵,而且可以换几次韵。换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每两句一换 韵,四句一换韵,六句一换韵,也可以多到十几句纔换韵,;可以连 用两个平声韵,连用两个仄声韵,也可以平仄韵交替。现在举几个例 子: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门看'7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致,二男 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村‘,元韵:‘人‘,真韵:‘看‘,寒韵。真元寒通韵。 ‘怒‘、‘戍‘,遇韵:‘苦‘,麌韵。麌遇上去通韵。‘至‘,寘
韵:‘死‘、‘矣‘,纸韵。纸寘上去通韵。‘人‘,真韵:‘孙‘, 元韵:‘裙‘,文韵;真文元通韵。‘衰‘、‘炊‘,支韵:‘归‘,
微韵。支微通韵。‘绝‘、‘咽‘、‘别‘,屑韵。)
白雪歌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折‘、‘雪‘,屑韵。‘来‘、‘开‘,灰韵。‘幕‘、 ‘薄‘、‘着‘,药韵。‘冰‘、‘凝‘,蒸韵。‘客‘,陌韵: ‘笛‘,锡韵。陌锡通韵。‘门‘、‘翻‘,元韵。‘去‘、‘处‘, 御韵。‘路‘,遇韵。御遇通韵。)
注意:换韵的第一句,一般总是押韵的。近体诗首句往往押韵,古体诗在这一点可能是受了近体诗的影响。
(四)古体诗的平仄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既然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 明确的规则,那么,唐宋以后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应该完全是自由的。 但是,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着意避免律句,于是无形中造成 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开来,区别得越明显 越好,以为这样纔显得风格高古。具体的做法是尽可能多用拗句,不 但用律诗所容许的那一两种拗句,而且用一切可能的拗句。我们可以 从两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