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创‘,都是平声。末联出句‘平平仄平仄‘,是 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在这里等于律诗的第七句。
'53'‘应‘,平声。
'54'刘勰:《文心雕龙。丽辞》。
'55'‘三十一年‘和‘落花时节‘,在整个意思上还是对仗。特 别是‘年‘和‘节‘,本来是时令对。
'56'依平仄类型来看,七言平起式等于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 等于五言平起式。五言平起式相当少见,七言仄起式则比较平起式稍 为少些罢了。
'57'五言除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是仄仄平 仄仄;七言除仄仄平平仄平仄以外,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拗句的平平 仄仄平仄仄。这一点也与律诗相同。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就是这种情况。
'58'‘泊‘,入声。‘烟‘,平声。
'59'‘比‘,上声:‘西‘,平声。
'60'‘恐‘,上声:‘天‘,平声。
'61'‘不‘、‘客‘,入声:‘何‘,平声。
'62'‘看‘,平声。
'63'麌,读y ǔ;荠,读j ì;;潸,读shǎn ;铣,读xiǎn ;筱,读xiǎo ;哿,读g ě;豏,读xià;n。
'64'寘,读zhì;;霰,读xià;n ;禡,读m à;;沁,读q ì;n。
'65'这里所说的元半、阮半、愿半及下面所说的月半,具体的字 可参看附录《诗韵举要》。
'66'第六类和第七类也可以通用。
'67'蒸韵上去声字少,归入迥径两韵。
'68'第三类和第四类也可以通用。
'69'不举上去声韵,因为在这七个韵当中,除尤韵的上声有韵外, 其余上去声韵是罕用的。
'70'莽,读m ǔ。
'71'柏梁体必须一韵到底。
'72'一本作‘出看门‘。
'73'黑体字是平声字或仄声字自相为对。
'74'‘援‘,一作‘缘‘。
'75'叹,平声,读如滩。
'76'‘阁中‘句不粘,是由于初唐律诗尚未定型化。上文讨论王 维的诗时已经讲到。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