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拗句。大多数的词牌都是没有拗句的。但是,也有少数词牌 用一些拗句。例如《念奴娇》前后阕末句(如‘一时多少豪杰‘, ‘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前阕第三句上六字(如‘不知天 上宫阙‘),后阕第四句上六字(如‘一桥飞架南北‘),都是‘平 平平仄平仄‘,就都是拗句。
总之,从律句去了解词的平仄,十分之九的问题都解决了'32'。
(三)词的对仗
词的对仗,有固定的,有一般用对仗的,有自由的。
固定的对仗,例如西江月前后阕头两句。此类固定的对仗的很少 见的。
一般用对仗的(但也可以不用),例如《沁园春》前阕第二三两 句、第四五句和第六七句,第八九两句;后阕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第七八两句。又如《念奴娇》前后阕第五六两句。又如《浣溪沙》后 阕头两句。
《沁园春》前阕第四五六七两联,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后阕第三四五六两联,如‘惜秦皇汉武,略 轮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是以两句对两句,跟一般对仗不同。像这样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33'。
凡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都有用对仗的可能。例如《忆秦娥》前 后阕末两句,《水调歌头》前阕第五六两句,后阕第六七两句,等等。 但是这些地方用不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
词的对仗,有两点和律诗不同。第一,词的对仗不一定要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又如‘望长城内外,惟 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城对河,是平对平;外对下,是仄 对仄)。第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残 阳如血‘。
除了这两点之外,词的对仗跟诗的对仗的一样的。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都是从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的。因此, 要研究词,最好是先研究律诗。律诗研究好了,词就容易懂了。
第三节 词谱
每一词牌的格式,叫做词谱。 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它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填‘,就是依谱填写的意思。
古人所谓词谱,乃是摆出一件样品,让大家照样去填。下面是万 树《词律》所列《菩萨蛮》的词谱原来的样子'9' :
菩萨蛮(四十四字。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重迭金) 李白
平可仄林漠可平漠烟如织韵寒可仄山一可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