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致。
他抬起眼皮瞧瞧站身边不走的茶房,二十来岁的模样,留着青头皮,操着天津卫与山东的混合音。去去去,小康恼怒地推搡开捣乱的茶房。茶房悻悻地走开了,可小康的那股清爽之气也没了,关键是舞台上的梅唱完了,正躬身谢幕。小康赶紧鼓掌,旁若无人般地使劲拍巴掌,可惜,他的掌声被周围人们的说笑声淹没得无声无息。这之后再没有梅的戏,小康拧身站起来,朝场外走,嘴里嘟嘟囔囔骂着很难听的话,不知他骂那些观众,还是骂打手巾把儿的茶房。
走到出场口,有人替他撩帘子:爷,您慢走。小康一看是刚才被他轰走的茶房,心里头觉着有点对不住人家,谁不挣钱吃饭?哪顾得你听戏入迷不入迷。他便从口袋中摸索出金银券往茶房的手心里塞,茶房却推托着不要。小康挺纳闷,说:你嫌少?
茶房说:不是,您懂戏。爷,往后再来瞧梅黛云的玩意儿,我给您留座。
没想到,在这嘈杂的市井之地,小康竟碰到了一个知音,他也懂梅黛云的戏。小康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个普通的茶房。在戏园子里呆长了,怎么也能熏出个票友来,小康想。
今晚报
亦凡公益图书馆(shuku。)
第六章 茶房周得贵
第六章 茶房周得贵
那时戏园子的座位是一条条长板凳,没座没号,谁先到谁就占据靠前靠中间的座位。凡是茶房给熟悉的观众留座,要事先将茶碗倒扣在长凳上,那就算占好座了,等熟客一来,便坐在茶碗放的地方。
从那天后,愣头青茶房天天给小康留座,所以他就没必要每天早来,等差不多开场时,小康才慢条斯理地踱进戏园,见前三排中央的位置上倒放着一盏茶碗。
他拿起茶碗刚坐稳,愣头青茶房顺手往碗里斟满茶水,又递过手巾把,说:爷,擦把脸。
小康给他小费,他不要,说:您懂戏,俺乐意伺候您。
一来二去,小康跟这茶房混熟了,知道他叫周得贵,山东人,去年经亲戚介绍,在聚英戏园做茶房,他也挺喜欢梅的越剧。
小康有了知音,生活平添几许乐趣。他不愿欠人情,主动邀周得贵去他的小人书铺看小人书。周得贵不去,说:俺不识字,瞧不懂那玩艺儿。
小康说:不识字没关系,看画呀,小人书里头都是画。
周得贵摇摇头:您别费心了,俺在这儿白看戏多好,全是活人演的。
听他这么说,小康不再勉强。于是,他依旧天天来瞧戏,有人给他留座,义务为他服务。在这样惬意氛围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