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一下有了三位年轻的同行者时表现得十分兴奋,非要请他们三个到机场那提刀宰人不眨眼的咖啡厅里喝咖啡,盛情难却也就去了,喝咖啡时,老头拿出他那大师道具般的烟斗,点燃并吸了一大口,然后对冯彪说:〃这可是一次大型活动,到咧今年,各行各业都在搞世纪总结嘛!这就是咱们文学界搞的世纪总结,不光有作家,还有很多学者都要参加,名额紧张得很,咱那大院里头,多少人到处寻关系打破头都想朝里挤,你年纪轻轻刚出道就能够得到这个机会要好好珍惜呢!〃听完这位老者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冯彪心里头喜滋滋的,看来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一次是该去的。
飞机起飞两个多小时之后,没等冯彪向余天野讨教完有关长篇小说创作中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三卷本文集的出版以及出版后的反响,令他开始考虑该向〃大长篇〃进军了),飞机便在东北H市的机场上落地了,取了行李,走出机场,便有两名女青年跑上前来给余天野和冯彪送花,还有一些记者在旁拍照这幕情景发生得有点突然,把这一老一少吓了一跳。在这两名送花的女青年身后,走过来两名中年妇女才是真正来接他们的人,她们和余天野很熟,三个人热烈地拥抱在了一起,又惹得记者一通拍照。两名妇女中年纪大的那一个伸出手来与冯彪握手:〃欢迎光临这次中国文学论坛!欢迎!〃冯彪趁机将两名电视人介绍给她,并将他们的来意作了一番简短的说明,这位热情干练的女士马上伸出手来与他们相握,口中说着〃欢迎!欢迎!〃显然,对于电视记者的光临,会议的主办方都会很高兴的。
由于始终无人作一个正式的介绍,所以只是到了车上,冯彪才知道前来迎接他们的这两个娘们儿是何许人也,那是余天野在说话中称呼她俩名字的时候,年纪大的叫焦馨不用问,显然就是著名女作家焦馨了,她堪称一棵常青树,在文坛上可是火了有二十年,二十年来始终在场,直到现在还屡有大部头的新著问世,在市场上也是卖得相当火爆,比当前冒出来的那一拨年轻的〃美女作家〃卖得还要多。冯彪这才想起来,她和《文化生活》杂志是很有缘分的,那几个还在或已离开的女编辑都与她素有联系,约过她的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发出了,杂志也曾为她作过不止一次的专访冯彪忽然明白了,自己初出茅庐便能够得此盛情相邀,显然也是与此有关,他多少是沾了《文化生活》的光了,并不完全靠他的作品,这让他在一瞬间竟有一丝小小的失落……与焦馨相比,那个年纪小点的名气可就小多了:姓于,老余叫她〃小于〃,但冯彪也是知道其名的,隐约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