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是位部队上的作家,只是已多年未见作品问世,在车上,冯彪很快便发现了一点小名堂:这个〃小于〃和老余坐在一起,紧挨着坐,到后来已经将头靠在老头的肩上了,老余则是一脸幸福的红光,看来这两人的关系不一般,很显然,还是老关系了……
176.在会上
三天的会议果然搞得盛大而隆重,被某些与会者吹捧成〃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后一次盛会〃,有当地政府支持,一位自称热爱文学的副省长亲自出面,会议代表乘坐大客车外出参观游览或到基层活动时,一路上竟有警车鸣笛开道……
冯彪是此生头一回出席如此盛大的文学活动,也算见了世面开了眼,那么多先前只读其书未谋其面的当代著名作家一次聚齐,活生生走到他的面前来了用某文学报一位记者的话说:〃中国当代文坛的头面人物这下全都到齐了!〃
第109节:在会上
见每天一起开会、一起吃饭、一起乘车出行的都是著作等身名震遐迩的〃大作家〃,他一下感觉出自己的渺小来了直接变成一个小不点儿了,起先还是很有些自卑,可他渐渐发现,就算到了这个场合之中,他也还是属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些〃大人物〃还都知道他,尽管最大的因素让他感到不那么踏实。有个因被《文化生活》杂志讥评入〃十差作家黑名单〃而心有所恨的中年作家,在饭桌上当众以阴怪的口气对他是好一顿讥讽。虽说他在当时被臊了个大红脸,陷入到无言以对的尴尬之中,可自卑的情绪也就此打消了,他发现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对他很熟悉很了解也很在意啊!再加上到会的绝大多数名家,也并不像余天野和焦馨这二位这么新著层出风光至今,说句不好听的:都属于〃过气老倌〃,还有一些更是素无作品的文学界领导,还有一些是从来不靠作品而专靠活动能力的男女〃交际花〃而自己嘛!虽说是初出茅庐,怎么也属于现在进行时态的有一个十分明显的佐证:到当地最知名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去和学生见面座谈时,这些大学生们显然更知道冯彪而不是与会代表中的大多数老者,更有甚者,手捧从书店里买来的《冯彪作品集》拿上来请他签名,还有拿着《文化生活》杂志请他签的,惹得一些老者颇为不悦!
这项定名为〃论坛〃的活动确也安排了一个论坛该有的内容那便是围绕着〃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个中心议题所做的学术发言,作为会议正式代表中最为年轻的一个,冯彪被排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这时的他已经自卑全无,听了前面的发言更是信心大增,表演欲也被刺激出来了,他发现绝大部分作家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