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就到此为止了,荣宇没办法再问下去。
说实在的,能把一半精力时间放到中国西北去投资,也是大开眼界的事,况且三十亿不是小数目,这项投资一定要押得准,现在荣氏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她的资产。
戚继勋是不是一个人才,这是成败的关键。
连荣宇都有这个顾虑,荣必聪必然也会有。
他也断不会如此草率地就让戚继勋独自面临巨大挑战,老早巳计划好为他放置几个一流行政营业大员,辅助他承接大任。
第二部分第3节 从极端的成功阶段直往下跌
荣必聪最亲信的属员是荣氏母公司的副主席潘天生,他把要好好栽培戚继勋的心意坦率地告诉潘天生,并问他意见。
“天生,你看是否要派给他一营劲旅去打这天下了?”
潘天生点头:
“必须如此,继勋勤奋有余,经验不足,一有大事当前,他可能不敢排众而上,把风险顶下来。”
“你的看法很对,他有智慧,但缺勇谋,我们要设法补他的不足。”
“是的,西北各省的连锁计划工程场面浩大,他一下子背了这个责任在身,不只是公司的盈亏问题,而且牵涉到他个人的成败关键。”
潘天生是一语中的,证明他是眼光敏锐、智谋独到的人,难怪在荣氏企业如此受重用。
荣必聪自知是在冒险。
在行政艺术上,不可胡乱把一个称职的主任升为经理,因为,有可能对方在处理较低层次的业务时,非常得心应手,但一旦升了职,就掌握不到高层面的营运要诀,败下阵来。
失败了,固然令公司蒙受损失,而且,也必然会大伤当事人的信心。公司的盈亏对比之下仍是小事,因为总不至于一败涂地;但个人从极端的成功阶段直往下跌,尝受失败,可以变成万劫不复。
故有些父母,明知儿女学业成绩彪炳,也不答应让他做跳班生,就是不要冒此恶险。
荣必聪怎么会不明白这番道理。
戚继勋无疑是极好的一名主席行政助理,但他是否是一个能独挑大旗、运筹帷幄的商场主帅呢?那就是一个问号了。
或者戚继勋会成才,但要过一段时日。
荣必聪如此迫不及待,破格提升,必有他的理由。这个就算亲近如潘天生,也不便问。
不开口问,并不等于潘天生不会自行揣度,他也难免认为市场内的传言可能有几分真。
怕是荣必聪跟邹小玉有什么暖昧关系,小玉被逼自杀死了,留下来的一番,荣必聪便要向戚继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