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
天下间最令人信服的交代,不是语言,而是行动。
因为行动代表实惠。
就是有着这重微妙的关系,荣必聪才要如此栽培戚继勋,正如他对潘天生说的:
“这事,只许成功,不容失败。”
成功的是生意,也是人才。
潘天生差一点就答:
“挑大旗的人如果是在商场内有斤两有经验有成效的大帅之才,成功在望。现在呢,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有直路捷径不走,偏要跑崎岖山路了。”
当然,他没有如此坦白,很多事心知足矣,还是向着老板已定下之目标进发为宜。
而且,潘天生知道荣必聪跟他做闭门会议,就等于把上方宝剑交到他手上去,要他暗地里辅助戚继勋成功。
换言之,戚继勋的成败与他在荣必聪跟前的荣辱已划上对等符号。
他非竭心尽力地扶助戚继勋不可。
于是,他在一个星期之后,就呈交了一张人才的清单给荣必聪,再向他解释,放哪一员猛将在哪一个位置上,以确保所有商业环节都有把守的人。如此,就能相辅相成,把戚继勋这个“幼主”捧起来了。他本身如果也有才具,将来总有一天真成大器。
荣必聪一听潘天生的铺排,非常开心,大赞:
“天生,你真是行政天才。”
“荣总,跟你这么多年了,总不至于还在耍三脚猫的功夫吧!”
在财阀巨富的身边做事有一个法宝,永远不要让自己的功荣与风头盖过对方。
绝对不可得意忘形。
历史是教训,太多自满骄矜终于引致灭亡的例子了。
权出自上,这四字真言,必须谨记笃行。
潘天生之所以能在荣氏企业内以一个外姓人、一个家无余荫的苦学之士,可以稳坐第二把交椅,长期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只是本身有才干,也是他深明深信自古以来君臣相处之道。这么闲闲的一句话,荣必聪故意说出来,安抚下属;潘天生也刻意地回敬,以示尊重。
世纪末商场内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细腻得出神入化。
“天生,”荣必聪问,“这名单内所有的人选都是自荣氏企业内抽调的,只有一位副总经理人选的名字,我很陌生,夏童,是我们荣氏机构内的人吗?不是吧!”
“不,不是的,她是杜柏和手下的一员猛将。”
“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挖角。”
“只好如此。”
“杜柏和是我的朋友,如果可以避免的话,就不必来这一手吧!”
大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