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上)
干干净净是黄土
作者汗马
第一章(上)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我们黄土地里唱来黄土地里哭。”
——陕北民歌
一
从西伯利亚刮来的风暴掠过蒙古大戈壁,掠过毛鸟素沙漠,已经刮了三天三夜。狂风挟裹着冲天黄尘如浩浩荡荡的潮水淹没了陕北高原。二百六十万年来这股强大的狂飙就这么漫无边际地刮呀,刮呀,刮呀。然而到了这里,它们的步态却开始缓慢,好像喜欢起了这里,它们要在此处驻留安家,沉淀不起(一派专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秦岭的阻挡,而另一派则考证为因地壳变动青藏高原逐渐隆起)。如同久远的埋藏,这些黄尘开始耐心地叠起堆积。它们形成了土层,而土层又聚拢地那么高,那么厚,以至于有些地方竟能达二三百米。从黄土一层层纵横起伏的脉络剖面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地质更新世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化中的一段段故事的痕迹,土壤发红、发黑,说明那个时期这里气候湿润,森林茂密,到处覆满了厚厚的蕨类植物。而土壤发灰发白则说明这里当时正处于寒冷的冰河期(如今属于哪个时期?两次冰河期的过渡带,间冰期?不对吧,要知道温室气体效应已经引起地球环境的紊乱与逆动了。)
漫天飞扬的黄土啊,你们随风飘动,可为什么要在这儿扎营落户,为何又呈现出如此深厚细致的模样?你们究竟有何种寓言的意向?沉默是想述说,无语代表应允,你们的功能在哪里?为了染黄了大河,为了冲积泛滥出辽阔的华北大平原?
这股从地球遥远寒冷的北方刮来的狂暴季节风,如今还在扑天盖地刮着,刮着,但到了人类公元二十世纪末,如果从空中鸟瞰,这片黄土高原已经显得恐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双翼平展,朝着黑暗,朝着广阔的地平线下沉。多么希望像鸟儿一样地飞翔啊。这些迁徙的飞禽见过北冰洋的冰山,见过阿拉伯海的红藻,见过无数的风暴和闪电。鸟儿啊,你们比人类见多识广!)。只见大地上静静无声地横亘裸露着一匹匹黄褐色巨大的野兽,它们起伏拥挤,渺渺茫茫,一直涌向天边。无数隆起的山脊啦、梁峁啦,犹如巨兽身上缓缓走下的粗犷肌肉,而在那下面,千千万万纵横伸展的沟壑又宛如巨兽身上一条条柔和深邃的褶皱。这些褶皱愈聚愈多,愈来愈暗,于是又汇成了一片片黝黑斑驳的阴影。高奴县的杏子沟就隐藏在这片黝黑的阴影中,它看起来小而又小,就像一条狗尾巴草似的在一片劫后的苍茫中隐约浮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