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庞川心里没有一丝重男轻女的想法,大女儿玉清嘴甜懂事,二女儿玉秀身体娇小,瘦弱,学习不太好,三娃玉华有些小聪明,家里有茂仙严加管教,自己没什么好担心的。
玉清堵着小嘴,“没什么。”只是吃饭。
大家没在意,以为玉清又耍小姐脾气,只是笑笑。
饭后庞川和茂仙开始收拾房屋,整理破旧家具,铺床理被。
庞川知道,今天起,这五口之家就全靠他和茂仙,得想办法多挣些钱,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边吃边想。
玉清吃晚饭后,独自回自己房间。
庞川对茂仙说:“先这样将就一年半载,我们就建新房,多修几间。住起来就舒服啦。”
几年后,庞川、庞林、庞山三兄弟一起在自住的屋基上修建了四合院似的土墙草屋,大多自己出力,没花多少钱。几家人都在外面搭简易竹蓬,过了一个多月户外生活。庞山是建房那年退伍复员,在同乡找了个姑娘结婚,正好住进新房。庞山的媳妇是那种典型的机灵村妇,懂得玩弄心术,将庞山管得服服帖帖,不敢顶撞一句。开始对庞山父母很好,后来就责骂弄得大家很不开心。改革开放后,庞山去深圳打工,多年没回家。庞林老实和庞山一样,是个典型的老婆奴,真正能帮助自己父母的只有庞川和庞蓉。
他们几兄弟只有在后来庞泽民去世时才相聚,已是人面全非,各怀心事。
除了上学,玉清最喜欢到百雀林里玩,她最喜欢听林里的老爷爷讲故事,她也常常将心里话给老爷爷讲。具体老爷爷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只知道他比自己爷爷还老,自己爷爷每天都要去乡里水库给别人做饭,挣钱养家。爷爷不识字,没有什么好故事。
十来岁的年纪是听故事的年纪。
这些年,百雀林没有了往日的生机,偷砍树木的人越来越多,公家的树木大家拿点有什么关系,林里的老头就是专门看林的。早些年到省城闯过,晚年回乡,也没什么做为,大家叫他孙老头,大概他姓孙。
玉清和往常一样,去听故事,今天该讲金鸭子的故事了。弟弟妹妹也要跟去,没办法,就一起了。弟弟妹妹很要好,两人跟去后自己玩,没有去听故事,他们到林子里去打树上的小鸟或掏树上的鸟窝,有时能抓到小鸟和鸟蛋,这些是他们最开心的童年趣事。弟弟玉华喜欢听爷爷讲原来古老的故事,玉清就不喜欢听,觉得爷爷的故事不好听。
爷爷经常讲的故事是爷爷老爸的最小弟弟的故事。爷爷话不多,但讲起这个小太爷的故事总是特别健谈。
话说当年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