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名将刘湘部队经过百雀乡,一只部队在这里住扎数月,村民从未见过怎么多大兵都热烈欢迎国军到来,组织乡里戏班军民同乐,当时小太爷才十岁,已经可以在戏班唱大戏,敲花鼓。唱戏之余还吟诗作词,和一个军张对对联,常常使军长无法对出。军长看他如此聪明,将来一定会有说做为,就向太爷提出,愿意出一千个大洋将小太爷领走,他对太爷说:“这小孩是条龙,在这里不回得志,太可惜了。如果跟我,他将飞皇腾达,前途不可限量。”
太爷也说:“你问问他自己吧?”
小太爷不屑一顾的说:“浅海怎能困蛟龙,穷乡照样飞彩凤。”
军长摇摇头,直叹可惜可惜。
每次爷爷说道这里也叹息叹息,玉华就会问:“后来小太爷怎么样啦?”
爷爷此时会很伤心的告诉玉华:“这都怪你太爷,给他吃东西吃太多了,给涨死啦。”
“爷爷,你骗人,只有饿死人的,哪有涨死人的。”
后来玉华才知道,爷爷的爸爸在解放前是个私塾教师,后来光景不好,没有饭吃,一次他帮人做事,还来不好干粮,他先给小太爷吃,由于饿得太久,干粮一下肚,就这样给涨事了,可怜一个绝世聪明的小太爷就这么归西,要是当年听那军长的话也不至如此下场。
爷爷经常将这个故事,是希望自己的后人也能出现如此聪明的人,他希望玉华能有小太爷那样的聪明,为庞家争光。
其实爷爷也很惨,他也有个弟弟在荒年给饿死了,直到解放,他才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心里特别感谢毛主席,他认为是毛主席给了他们穷苦大众的一切。
爷爷的这个故事几乎每年都要讲一次,旁川听在心里,他希望自己的子女中有人能实现父亲的梦想,象小太爷说的“浅海怎能困蛟龙,穷乡照样飞彩凤。”他确信玉清能实现爷爷和自己的梦想。
玉清坐在孙爷爷的身边,缠着他讲金鸭子的故事,孙爷爷用长长的烟斗从烟袋挖了些烟丝,用手按了按,接连深吸几口,从嘴里吐出烟来。
“很久以前,话说百雀林这个地方非常的干旱,每年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日子没法过,天天都有饿死的人,每家没户都没有吃没有穿,能动的都纷纷离乡背景,希望能找到一个安身之处。”
玉清托着下巴,问:“孙爷爷,他们的日子有我们现在惨吗?”
“小玉清呀,你现在过的日子可是好日子呀,看你长的白白胖胖的?”
“可我连一件漂亮的衣服都没有,这也叫好日子。孙爷爷,那后来有怎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