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把‘秀丽针织厂’办好。但我也知道人往高处走的道理。国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打破了工人阶级的‘铁饭碗’,谁知现在又铸造了公务员的‘金饭碗’。考上了公务员,这一辈子还愁什么呢?现在,手里有文凭的,谁不是削尖了脑袋往公务员的‘金饭碗’里钻呢?我看你还是去试一下。考不上去没有办法,但是不能错过了这个‘金饭碗’啊!”
我摇了摇头,说:“你觉得考试真的那么公平吗?为什么‘笔试分’为40分,而‘面试分’为60分?老百姓都说‘面试分’是‘人情分’、‘送礼分’。‘面试分’由着几个人说了算,我们哪里能得到公平的分数呢?秦平平考了两年了,每次都在所选的专业中名列第一,可是经过面试后,他的总分数总是排在招收名额后的第一位。招四名,他排在第五名上,招五名,他就排在第六名上……你再想一想,谁都知道这个机会是抢‘金饭碗’的机会,那些干部子女,那些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女,谁会白白放过这个机会呢?他们也只有趁着这个机会来正大光明地抢‘金饭碗’了。假如我们对每年考上公务员的人员来个调查,我想那些人员的背景会让人不能接受的。”
她曾经与官场打过太长的交道,比我更明白其中的奥妙了。她的语气不再那么坚决,但还是劝我说:“我觉得你还是去试一下才没有遗憾。”
她刚劝完我,张鹏也打来了电话,告诉我关于那则消息的事情。接着,我又接到了秦平平的电话,也是关于招考公务员的事。我笑着问秦平平:“怎么?你还要去考啊?还没有死心?”
秦平平说:“朱哥,我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你去不去?”
我说:“连你这名门正牌的高材生都多次被拦在外面,我哪里还敢去伸张呢?”
秦平平说:“朱哥,你还是去试一下吧。人有时候讲究运气,或许你的运气要比我好多了。”
我说:“我是不会对公务员动心的了。平平,祝愿你心想事成!”
我的心里真的希望平平能够考上公务员。但愿今年的招考能公平。
由于徐丽丽和我都是头一年领着工人们干机织,没有经验,胆量也不足。我们不敢自己到外地找货源,只是在本地的一些干了多年编织的个体大户那里“上货”。我们也不能呆在一家“守株等兔”,而是联系了多家,尽可能不放过每次挣钱的机会。
有一次,当徐丽丽领着我来到一家针织厂看货,见到老板娘时,我吃惊不已。老板娘竟然是我爸爸的同事——陈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