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亲自察看袁军大营,见阵容严整、无懈可击,回营后不禁连连叹息。
这时,儒士范文程来到他面前。在皇太极屏退左右之后,范文程向他密进一计。皇太极听后连连击掌叫好,遂依计行事。
金军抵达北京城时,抓获两名太监,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等人监守。在范文程进献密计的当晚,高鸿中、鲍承先两人来到监所,靠近两个太监睡觉的地方,先是煞有介事地察看太监有没有睡着,尔后,一方冲着另一方耳朵,压低声音耳语道:“今日撤兵,袁巡抚有密约,事可立就矣。”有个杨姓太监此时并未入睡,刚才高、鲍来查时故意假寐,此时尖起耳朵窃听,将高、鲍两人耳语一一记在心中。二十九日,高鲍有意放纵杨太监逃跑。杨太监立即求见崇祯帝,将此非同小可的绝密情报禀报皇帝。崇祯帝听了这一爆炸性情报,遂将袁崇焕的对金主和态度联系起来,对袁崇焕变节投敌之事不再怀疑。
十二月一日,崇祯帝命袁崇焕、满桂、祖大寿等人前往紫禁城,说是“议饷”。然而,京城九门紧闭,铁桶一般,无路可进。城里放下一只筐来,令袁崇焕坐到里边,城上守军将他吊上城头。袁崇焕进了宫,见了皇上,才知大事不妙。皇帝召他并非议饷,劈面就是一通质问,一群早就埋伏起来的锦衣卫虎狼也似扑上来,以叛国投敌的罪名,将袁崇焕拿下,打入监狱。一向对袁不满的魏忠贤余党王永光、高捷等,乘机落井下石、大泼脏水。满朝文武、草民百姓也都认定袁崇焕里通外国、可恶至极,没有一个人为他鸣冤叫屈。次年八月十六日,崇祯帝下令将时年四十六周岁的袁崇焕处以磔刑,将其千刀万剐、碎割而死。许多人见了拍手称快,争食其肉,发泄对“卖国贼”的愤懑之情。袁崇焕亲属也遭牵连,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
因立下非常之功,范文程加官晋爵,被授予游击世职。
《清代碑传全集》记载了范文程行反间的事迹:“时明宁远总制某将重兵居前,公进秘谋,纵反间,总制获罪去。”碑传中“宁远总制”,就是袁崇焕;“公”,就是范文程。
崇祯帝中计杀死袁崇焕,后果非常严重。袁被捕下狱时,祖大寿在旁两股瑟瑟打颤,惊骇万分,怕落得与主帅同样下场,出宫后立即率军东奔,毁山海关而出。袁崇焕部获悉主帅被捉拿,一下散去一万五千之众。满桂部寡不敌众,被金军击溃,满桂战死于乱阵之中,高级将领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被俘投敌。皇太极大获全胜,挥军离京东归之际,又趁势拿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在山海关内、距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