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激动振奋的场面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我衷心
感谢自己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因为它使我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为养育
我的人民奉献出一份微薄之力,人生不能仅仅是遂己所愿,而应该是尽己所
能。与此同时,我也在艰苦的生活中得到了锤炼,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拾不起的碎屑
拾不起的碎屑
——自题
做主持人以来,生命的记忆好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最佳状态,几年来所
有的感宫都像是在全天候开动,它使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动,它让我在回
忆中产生一次次不能忘却的反响。经历将我裹挟。连我自己都吃惊,凡是经
历过的事情就再也忘不掉了,凡是见过的人就都永远地记住了,更别说文章、
稿件、台词了,这些基本上都是过目不忘,许多时候临近直播,节目还要改
动,我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输入脑海中。。
我可以赞美我的记忆力,却不敢夸耀我这小小的胸怀,一些本来可以忘
却的碎屑,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入纸上。也许,这一次把它抖落出就不再拾
起了。
1992年,是我最忙碌的一年。6月份一个月里我就同时担任着四台节目
的主持人,其中两期“综艺大观”,中德两国在亚运村举办的北京—波恩盛
大的啤洒节现场直播。最重要的一台就是北京—东京现场直潘“中日友好歌
会”。这台晚会和我同台主持的日方代表是翁倩玉,这位在日本堪称不败美
女的三栖明星,有着一副最上镜的面孔:美丽,华贵,而且她对出镜服装的
考究在日本演艺界是出了名的。
我穿什么?我不知道。
翁倩玉来北京了。一行几十个人的日方工作组浩浩荡荡地住进了梅地亚
宾馆,翁小姐和家人单独住在贵宾楼这个北京迄今为止最好的酒店。
双方见面的那天,我特意选了一套浅灰色的裙装,我要求自己以最佳的
状态出现在日本人面前,我连工作用的那支笔都换上了最好的。没有早来一
分也没迟到一秒,九点钟我准时到达工作现场。和我一起到达的是这次晚会
的中方代表,晚会总导演黄一鹤、苏峰。
NHK的电视同行全部到齐了,翁倩玉不在,日方导演非常礼貌地向我们
解释:“娇蒂(翁小姐的艺名)正在路上,长安街堵车,请多多原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